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3年第25期
编号:12683104
T2—3D—DRIVE与T1W—3D—FFE联合在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中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3年第25期
     [摘要] 目的 探讨T2-3D-DRIVE与T1W-3D-FFE联合应用在血管压迫性面肌痉挛中的应用,并对面神经中枢段和外周段的断层方位选择进行研究。 方法 回顾性分析31例面肌痉挛患者的MR资料,术前均行T2-3D-DRIVE与T1W-3D-FFE序列检查,分析颅内面神经与周围血管关系,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 结果 MRI发现面神经中枢段压迫或接触型27例。血管与面神经走行接近于垂直关系,脑池段接触型2例,两者走行接近于并行关系,无接触型2例。非痉挛侧中枢段接触型1例,呈垂直关系;脑池段接触型4例,呈并行关系3例,垂直关系1例。31例痉挛侧均行手术治疗,术中证实有血管压迫或接触面神经。 结论 T2-3D-DRIVE能清晰显示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而T1W-3D-FFE能辅助显示邻近血管的来源,两者结合可成为面神经与周围血管关系的最佳MR检查方案,另外,对于面神经中枢段的显示,横断位、斜冠状位基本可满足诊断的需要,而脑池段应加做斜矢状位的重建,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面肌痉挛;面神经;血管
, 百拇医药
    [中图分类号] R445.2;R745.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3)25-0063-03

    面肌痉挛(hemifacial spasm,HFS)又称面肌抽搐,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良性功能性疾病,以一侧面肌阵发性不自主的抽搐为特点,病情进展缓慢,不危及患者生命,但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血管压迫面神经是HFS的重要病因之一,已为大多数学者认同[1],而做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已经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并且具有较高的治愈率[2]。MRI作为一种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成为HFS的血管减压术前检查已被大家所公认,其对大多数病例都能较好地显示面神经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从而对HFS的病因诊断及术前评估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采用飞利浦公司MR机中的T2-3D-DRIVE与T1W-3D-FFE序列对31例HFS患者进行桥小脑角薄层扫描,并对颅内面神经各段的断层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更准确地显示血管与面神经的关系,全部病例均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现报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9月~2012年10月在辽阳市中心医院行MR检查的31例HFS患者,男12例,女19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10个月~17年,平均5.1年。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使用飞利浦Intera 1.5T磁共振成像仪,头颅正交线圈,T2-3D-DRIVE序列:层厚0.5 mm,层数50层,采集矩阵256×204,TR=1 500 ms,TE=250 ms,视野(FOV)130,翻转角(FA)90°,平均采集次数2次,扫描时间4′30″。T1W-3D-FFE序列:层厚0.7 mm,层数50层,采集矩阵208×208,TR=25 ms,TE=4.6 ms,视野(FOV)150,翻转角(FA)30°,平均采集次数2次,扫描时间4′20″。以桥延沟为中心做横断面扫描,然后对于痉挛侧行两序列的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做平行于面神经的斜冠状面像和垂直于面神经的斜矢状面像重建,并用T1W-3D-FFE序列采用最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做三维血管重建成像,对于非痉挛侧首先观察其周围是否有可疑血管,如果有,则行面神经的斜冠状面和斜矢状面重建。
, http://www.100md.com
    1.2.2 图像评估 以T2-3D-DRIVE序列为主,以T1W-3D-FFE序列为辅,观察面神经周围是否有血管,并根据两者接触的程度将面神经与血管的关系分为:无接触型:面神经附近无血管显示,神经与血管之间存在明显的间隙;接触型:神经与血管之间贴近或跨越,不存在明显间隙;直接压迫型:神经脑干起始端或脑池段可见血管压迫,甚至神经受压局部扭曲或移位。任何一个平面若显示面神经与血管接触或受到血管压迫即诊断为阳性[3]。血管与面神经走行关系:两者间夹角>45°为接近于垂直关系,两者间夹角<45°为接近于并行关系。同时参照T1W-3D-FFE的三维血管重建像观察血管来源。

    2 结果

    31例HFS患者,MRI发现痉挛侧:面神经中枢段压迫型8例,接触型19例,血管与面神经走行接近于垂直关系,脑池段接触型2例,两者走行接近于并行关系,面神经与血管无接触型2例,小脑前下动脉(AICA)18条,小脑后下动脉(PICA)9条,椎动脉2条。非痉挛侧:中枢段接触型1例,呈垂直关系;脑池段接触型4例,呈并行关系3例,垂直关系1例。手术发现痉挛侧压迫或接触面神经的血管有33条,小动脉和小动脉袢有32条,其中有2条动脉同时接触的2例,静脉有1条。MRI显示血管压迫或接触面神经的阳性率为87.9%(29/33),假阳性率(非痉挛侧血管与面神经的接触关系)16.1%(5/31)。
, http://www.100md.com
    3 讨论

    3.1 面肌痉挛的临床表现和发病原因

    HFS是一种临床较常见的疑难病[4],多数患者在中年后起病,亚洲女性高发[5],典型表现初始发病为眼轮匝肌痉挛,而后向下发展,逐步累及面颊、口角肌群及颈阔肌[6]。原发性HFS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面神经出脑干区(root entry zone,REZ)受血管压迫成为HFS的病因已被大多数学者接受,并通过大量的病例得到证实,而REZ的定义各家说法不一[7]。Campos-Benitez等[8]将颅内面神经根分为4段:面神经出脑干段(Ⅰ区),面神经在桥脑表面移行段(Ⅱ区),面神经渐行狭窄段(Ⅲ区),面神经伸展至内耳道段(Ⅳ区)。笔者理解,从临床角度讲Ⅰ~Ⅲ区即面神经的中枢段,此段缺乏神经外膜被覆,极易受损,因此绝大多数面肌痉挛血管压迫均发生于此区,Ⅳ区即外周段或称脑池段,少数病例责任血管可发现在此段。, http://www.100md.com(黎江)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