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5年第17期
编号:12560634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6月1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因素。 方法 选取2004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形成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未形成慢性脑积水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饮酒史、吸烟史、动脉瘤后循环、高血压病史、多发动脉瘤、动脉瘤侧左、脑室扩大、出血破入脑室、早期手术等相关单因素比较,χ2值分别为6.71、13.71、5.93、40.00、4.68、5.89、7.21、15.85、6.700 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多次出血、高龄等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OR值分别为10.846、17.134、5.009、5.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饮酒史、吸烟史、动脉瘤后循环、高血压病史、多发动脉瘤、动脉瘤侧左、脑室扩大、出血破入脑室、早期手术、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多次出血、高龄是aSAH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重要影响因素,临床医师应加以重视,采取有效治疗方法防止病情恶化,改善预后。
, 百拇医药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脑积水;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5)17-0029-03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形成是指颅内动脉瘤破裂,导致aSAH 2周后发生脑积水,发生率约为40%[1]。慢性脑积水进展缓慢,可导致患者认知功能缺陷和神经功能损害,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死亡率,给患者造成沉重负担。因此,研究aSAH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治疗因素,可改善预后,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2]。本研究旨在探讨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因素,选取2004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aSAH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 一般资料

    将2004年11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形成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未形成慢性脑积水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男40例,女20例,年龄26~70岁,平均(45.2±3.4)岁,大脑动脉19例,颈内动脉6例,交通动脉25例,椎-基底动脉10例;对照组:男45例,女15例,年龄27~71岁,平均(46.7±3.3)岁,大脑动脉20例,颈内动脉5例,交通动脉26例,椎-基底动脉9例。所有病例经腰穿或CT证实为网膜下腔出血,并经头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成像(DSA)确诊为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血后存活>2周[3];排除伴烟雾病、血液疾病、动静脉畸形、颅内肿瘤、外伤等疾病患者[4]。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动脉瘤部位等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根据MRI或CT测量结果诊断脑积水,诊断时间一般在aSAH后3 d内或2周后进行,结合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因素[5]。
, http://www.100md.com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相关因素,单因素包括:饮酒史、吸烟史、动脉瘤后循环、高血压病史、多发动脉瘤、动脉瘤侧左、脑室扩大、出血破入脑室、早期手术;多因素包括: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多次出血、高龄等。

    1.4 统计学处理

    初步录入数据时要保证数据的科学、真实性。将数据输入Excel(2003版)进行逻辑校对并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以(x±s)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以频数(%)表示,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相关单因素比较

    两组患者饮酒史、吸烟史、动脉瘤后循环、高血压病史、多发动脉瘤、动脉瘤侧左、脑室扩大、出血破入脑室、早期手术等相关单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1、13.71、5.93、40.00、4.68、5.89、7.21、15.85、6.70,P<0.05)。见表1。
, 百拇医药
    2.2 两组患者的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两组患者的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多次出血、高龄等相关多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0.846、17.134、5.009、5.312,P<0.05)。见表2。

    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注:两组患者的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多次出血、高龄等相关多因素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脑积水是aSAH后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研究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临床因素,对早期治疗、预防、诊断aSAH非常重要,可降低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及致残率、提高治愈率[6,7]。相关研究显示[8],aSAH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高达60%,应引起临床医师的足够重视。一般认为,aSAH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发病机制包括:①炎性、蛋白质、血液增生影响了蛛网膜颗粒对脑脊液的吸收;②脑室内、脑池、蛛网膜下腔的血液影响了基底池、Monro孔、中脑导水管甚至蛛网膜下腔内和整个脑室系统的脑脊液循环,而日后的蛛网膜下腔内纤维化也会梗阻脑脊液循环通路。当吸收功能始终不良和脑脊液循环持续受阻时就会有脑积水出现[9-11]。
, 百拇医药
    此前多项研究均提示aSAH后慢性脑积水形成的相关治疗因素,为多因素和单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除个别几项达到共识外,具体因素报道各不相同[12,13]。共识项目包括:①出血破入脑室:据相关文献显示,出血破入脑室与CT诊断急性脑室扩张有密切关系。由于脑室内出血,使脑脊液循环的动力学被改变,并在后期引起较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内纤维化,加重患者病情[14-16]。②高龄:由于老年患者因蛛网膜下腔出血弥漫而广泛,脑萎缩蛛网膜下腔宽大,导致蛛网膜下腔纤维化,不利于后期治疗。③高血压病史:脑积水的形成与高血压病史有着重要联系,且高血压病史仅与慢性脑积水的形成相关,手术成功率较低。④发病后的神经科分级:这一因素在各研究中均得到证实,且几乎都是首要相关因素,本研究中也无例外[17-19]。⑤aSAH发生次数:aSAH反复发作,可导致严重的慢性蛛网膜下腔纤维化和脑脊液循环通路梗阻,且临床症状较严重,随着出血次数的不断增加,脑积水的发生率也不断增高,加大治疗难度,不利于患者康复[20,21]。, http://www.100md.com(吕岩松)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