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6年第6期
编号:12755207
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侧支循环评估及其意义(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2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6年第6期
     直接评估方法的优点在于能有效明确侧支代偿的血管来源,但缺点在于无法量化,这可以通过间接评估方法来弥补。而间接评估方法无法明确指出侧支代偿的血管来源,对于进一步评估代偿血管能否满足脑灌注、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形成了阻碍。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完美地进行侧支循环评估。

    3 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

    3.1 预后评估

    台湾学者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研究显示,Willis环结构完整者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更轻,到3个月时生活自理的人数比率更高,是重要的3个月良好临床预后独立预测因素之一[3]。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在颅内疾病应用试验(WASID)研究发现[5],预测发生卒中风险的决定因素之一是患者侧支循环的代偿程度,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性因素。在急性前循环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采用CTA评价侧支循环的区域软脑膜评分与90 d功能预后密切相关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4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