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7年第22期
编号:13080551
肝脏酶谱对肝病类型及预后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7年第22期
     [key words] Liver diseases; Liver zymogram; ROC curve; Diagnosis; Prognosis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传染病之一,据相关研究[1]统计,我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高达1.2亿人次,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具有普遍易感性的特点,患者一旦进展为其他肝病(乙肝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等),生存质量及预后较差。国内外多个研究表明,单一无创检测手段,如Fibroscan、B超、CT、血清学指标,对肝脏疾病具有一定的诊断及预测价值,其中肝脏酶谱作为与肝脏代谢相关的一组酶,其活性能够表征肝细胞损害程度[2,3]。本研究选取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肝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计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肝脏酶谱对肝病类型的临床诊断及在预后评估中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3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肝病患者(急性乙肝、慢性乙肝,乙肝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及健康体检者共计220例。诊断均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5]、2009年美国肝病学会PBC诊疗指南[6]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