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9年第23期
编号:13412702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分析(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8月1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23期
     现代医学认为,多元醇旁路的激活是DPN发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同时,由高浓度的葡萄糖经醛糖还原酶催化而成的山梨醇过多还影响神经组织对细胞外肌醇的摄取,改变Na+-K+-ATP酶活性,使神经细胞肿胀、变性,生理功能降低,传导速度减慢。因此,通过可逆性抑制醛糖还原酶,降低神经组织内山梨醇的堆积,能有效改善代谢紊乱,改善DPN的症状。依帕司他属于醛糖还原酶非竞争性抑制剂,能够选择性抑制醛糖还原酶[10]。根据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使用依帕司他治疗DPN,能够抑制血浆红细胞中山梨醇的合成,从而缓解患者肢体的神经功能障碍和临床症状。祖国传统中医将糖尿病纳入消渴的范畴中,将DPN归为自瘀血阻滞证,主要是由于患者气阴两虚、脉络闭塞、痰浊血瘀造成的组织坏死,因此,采用祛瘀通络和活血凉气的药物即可取得效果[11-12]。

    本次研究中使用的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具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主治胸中血瘀证。若患者疼痛严重,可增加全蝎、穿山甲、地龙、三棱、莪术等药物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9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