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19年第30期
编号:13444053
血浆FM、FDP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在急性白血病中的临床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2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30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住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共有122例,作为观察组。纳入标准:①经过确诊,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的诊断和疗效判定标准[5];②无其他肿瘤等严重疾病;③均为初诊患者。其中男70例,女52例;年龄19~71岁,平均(57.50±15.76)岁;将观察组分为AML组96例(其中M3 15例)和ALL组26例。选择同时期100例无高凝、出血、凝血谱正常者作为健康正常对照(对照组),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20~70岁,平均(56.45±12.56)岁,近期没有服药史、无肿瘤疾病、无自身免疫性疾病、无慢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ML组(其中M3 15例)、ALL组于入院时取血检测,对照组体检时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FM、FDP、D-二聚体指标,抽取静脉血,用枸橼酸钠溶液抗凝,混匀后离心10 min,3000 r/min,使用法国STAGO Compact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和试剂,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