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现代医生》 > 202015
编号:13840625
不同麻醉方法下芍倍注射液治疗内痔的疗效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25日 《中国现代医生》 202015
     关于内痔的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有下列学说如肛垫下移、静脉曲张、感染学说、肛管高张力学说等[2]。其中以肛垫下移和静脉曲张学说为时下主流。

    内痔的治疗:I度主要给予药物或痔疮栓以及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等,Ⅱ度的治疗主要采取注射或套扎疗法(RPH)[3],Ⅲ度、Ⅳ度主要采取手术如PPH(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TST(开环式微创痔上黏膜切除吻合术)及M-M(外剥内扎术)等[4]。

    如何使Ⅱ度内痔患者在注射后得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本实验分别在局麻和骶麻下行芍倍注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2016年10月~2018年12月收治的Ⅱ期内痔124例患者(包括门诊和住院),其中,男66例,女58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7.8岁,病史4~15年,临床上的主要症状为便后出血、肛门潮湿感及便后痔脱出,但能自行回纳。124例随机分为局麻组(62例)和骶麻组(62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症状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参照《痔临床诊治指南》[5]中的Ⅱ度内痔诊断标准;(2)无明显手术禁忌证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