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食品安全导刊》 > 2016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768258
水产品中应检测哪些违规药品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日 食品安全导刊2016年第3期
     近年来,随着多地市场上水产鱼类被检出含违禁物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事件的发生,水产品消费安全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非法添加物被养殖业禁用10多年之后,为何仍在水产行业泛滥?业内人士表示,水产养殖与市场准入门槛低、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差、替代品研发进展缓慢、检测检验成本高,相关部门监管不力等是导致其屡禁不绝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加紧研制无毒高效的准用渔药,强化对养殖者的技术指导,推广无公害水产养殖技术,进而实施严格的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建立健全水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监管长效机制已经刻不容缓。

    被禁10多年,违规添加仍泛滥

    最近,据国家食药监总局通报的食品抽检结果显示,在对水产品及水产制品抽检361批次中,不合格样品达38批次,不合格率占比达到10%以上。其中,水产品抽检不合格主要体现在鲫鱼、多宝鱼、鲈鱼、明虾等水产品中检出禁止添加的孔雀石绿,以及硝基呋喃、氯霉素等抗生素代谢物。

    事实上,近年来上海、广东、山东、辽宁、四川等地多次公布的食品抽检结果中,均曝光大量水产品中孔雀石绿与抗生素违规添加情况。2014年第三季度,上海食药监局对上海市场的水产及水产制品抽检169批次,发现13批次不合格,主要原因是养殖和运输过程违规用药,导致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孔雀石绿等指标不合格;在2014年所公布的3批水产品抽查不合格名单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7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