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食品安全导刊》 > 2018年第7期
编号:13292021
食物过敏原研究进展及我国应如何应对(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1日 《食品安全导刊》 2018年第7期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的《主要贸易国和地区食品中致敏原标识管理》一书,及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联合出版的《预包装食品致敏原标识、检测和生产控制指南》一书中都对主要贸易国的食品过敏原标识法规进行了描述,食品企业可以此为参考。

    近年来,我国出口食品因未规范标注过敏原而被通报或召回的事件屡见不鲜。出口食品生产企业,一定要加强与进口商的沟通,了解目的国家或地区对过敏原种类和标注的要求;其次要严格审查产品配方和工艺,按要求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同时注意可能由同一工艺生产线带入的过敏原污染,按要求合理标注。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标准中已有对过敏原物质的(参考或检测)阈值的规定。规定如下:麸质(CAC):100mg/kg,20mg/kg;麸质(意大利):20mg/kg;亚硫酸盐(EU):10mg/kg;花生(FDA):5mg/kg。

    记者:目前有哪些检测过敏原的方法?各方法又有哪些优缺点?

    贺丽丽:目前用于过敏原检测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胶体金检测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等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