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爱你.健康读本》 > 20173
编号:13618549
父亲再婚
http://www.100md.com 2017年3月1日 《爱你·健康读本》 20173
     母親从美国去中国见父亲后,我有两个多星期没有她的消息。一天,电话铃声终于响了。我马上接起电话:“妈,你见到他了吗?他怎么样?”

    长久的沉默之后,母亲开口了:“他老了。”她的声音很微弱,几乎听不到,但是我可以感觉到她的痛苦和失望。

    那个周末我到石溪去看母亲。母亲到门口接我时,她头发蓬乱,一脸憔悴,眼中充满绝望。

    她带我进了厨房,桌上有两个用纸包好的盒子。“这是你父亲给你的礼物。”我打开那个大一点的盒子,里面是给我和妹妹的两个军绿色背包,小的盒子里是一些毛主席像章,我对这两个礼物都不感兴趣。不过,一叠老照片和信件却引起了我的注意。

    “这些是什么?”我问道。

    “这是你父亲这些年来一直带在身边的照片。”母亲声音颤抖着回答。

    照片已经磨损,颜色泛黄,大部分是我和妹妹小时候的照片。信则是父亲在不同时期写的,只是从未寄出过。我想父亲一定是通过这种方式寄托他的思念。

    “你知道吗?这些年来,我把自己的感情装进瓶里,封了起来,放入了冰库。”母亲轻声说,声音里满含着悲痛,“现在我终于见到了你父亲,就像一大块冰被拿了出来,放在柜台上,然后看着它慢慢融化。”我懂母亲的意思,那融化掉的不是水,而是她浸透了无限悲伤和遗憾的血与泪。

    这么多年来,父亲一直是母亲生活的动力,她每天都盼望有一天能再与父亲团聚。但北京的相见却让母亲的希望破灭了,父亲已经和他人结了婚。

    “他等了我们17年,”母亲伤感地苦笑,“然后,我想他就像所有男人一样,再婚了。”

    然而我知道,即使父亲没有再婚,他们两个也不可能再在一起了。当时,母亲已是一位广受尊敬的教授,一个说着一口流利英语、环游过世界的作家,父亲还能配得上母亲吗?

    母亲离开中国的时候,父亲留在她心中的形象是完美的:年轻、活力四射、充满激情。而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当年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只剩下个枯萎的影子,成了一个被时代无情摧残之后困顿的人。

    我知道母亲一定非常难过,也试着让母亲打开心扉,但她已不愿多说了。

    后来父亲告诉我说,在北京短暂的相聚后,母亲还给他寄了些东西:两本母亲写的书、一个睡袋和一个针线包。尽管他们彼此清楚已不可能再生活在一起了,但还继续保持通信往来。

    2007年,父亲给了母亲写给他的所有信件。看完这些信后,我无法入眠。尽管我知道母亲极度痛苦,但之前并不知道母亲心里受伤有多深。从她写的每一个字里,我都能感到她的孤独和对上天不公的抱怨。我后悔自己当时没有更敏感些,没有更关注她情感上的需求。

    (摘自《我的母亲胡希明》福建教育出版社), 百拇医药(江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