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爱你.健康读本》 > 20185
编号:13588597
苦不苦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爱你·健康读本》 20185
     初中时,有年春节我和父母去一个远房姑姑家串门。

    姑姑家境不太好。我们一进门,她就讲起了烦心事:姑夫醉酒后骂她,大儿子该订婚了,但她家根本给不起彩礼,二儿子初中毕业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活干,家里穷得大年三十的饺子都没舍得放肉,打三个鸡蛋凑合了……

    我看着姑姑一脸悲苦,心里特别替她发愁,几乎掏出压岁钱来给她买肉包饺子。

    这份愁一直印在我脑海里,好多年。

    直到去年,我妈忽然告诉我:“你那个姑姑的房子拆迁,补偿了三百万,现在她可有钱了。”

    我莫名就觉得心里一块大石头放下了,欢快地说:“太好了,这下姑姑可美了吧?”

    我妈摇头:“也没有。”

    没多久,姑姑来我家串门。真像我妈说的,她没有一点喜气,脸上还是写着一个大大的“愁”字。

    坐下来,她还是诉苦:两个儿子为了钱打架;姑夫把钱借给了不靠谱的人;大媳妇平白给了娘家三万块;二儿子投了40万做生意,也没看到赚回来多少……总之,虽然吃上肉了,但吃得一点也不香。

    我听着,又开始替她发愁,只是又隐隐觉得不应该愁。

    后來我妈跟我分析,其实姑姑家以前也没那么苦,但她好像一直是那样的心态,就是觉得日子过不好。比如以前她说给不起儿子的订婚彩礼,其实他们最后没给多少,也照样把媳妇娶进门了。说大年三十的饺子没放肉,其实她买得起,只是舍不得放。当时她家俩儿子都成年赚钱了,日子还是说得过去的。

    不是日子真的苦,而是她心里认定了日子就是苦的。不是真的过不好,而是她发自内心地相信不会过好。于是本来不苦的日子也过得分外愁苦了。(摘自《世间最美是心安》九州出版社), 百拇医药(李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