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爱你.健康读本》 > 20185
编号:13588619
抽筋不一定是缺钙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爱你·健康读本》 20185
     陈阿姨喜欢远足,一个月总要找老朋友们一起出门一两趟才过瘾。最近,她发现每次走得远了,小腿总会抽筋。而且这个星期短暂升温了,她晚上睡觉有时候蹬被子,腿脚受凉了又会抽筋。“难道自己缺钙了?”陈阿姨开始连连吃钙片、喝牛奶,但好像并没有什么改善。直到就诊后,她才知道原来抽筋并不是缺钙引起的,而是动脉硬化引起的。

    抽筋原是

    动脉硬化引起的

    一般来说,引起抽筋最重要的原因是缺钙,但如果像陈阿姨这样不是由缺钙引起的抽筋又是怎么回事呢?

    广东药科大學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科主任医师曾智桓表示,由动脉硬化引起的抽筋不难区分,主要跟“运动”和“着凉”两个因素相连。如果走路时间长了,使腿部局部缺血,就会引起血管痉挛。

    “其实这种抽筋跟缺钙而引起的抽筋不太一样,动脉硬化引起的血管痉挛其实是疼痛,但容易使患者误以为是抽筋。”曾智桓解释,动脉硬化患者由于体内血液循环不畅,代谢物不能被血液及时带走,累积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刺激肌肉收缩而引起疼痛。动脉硬化还会使腿部血液供给减少,到了夜间血流更缓慢,很容易导致腿部肌肉缺血,引起抽筋。

    手摸足背动脉可自测

    曾智桓表示,通常出现下肢动脉硬化的患者都患有某些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这些人假如经常出现夜间抽筋、行走困难的情况,并且在适当补钙后腿部疼痛或抽筋症状未有改善,都应该及时到医院血管科就诊,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其实,患者从腿脚的外观上也可以进行简单的自测。如果是动脉硬化造成的运动后不适,患者在长时间走路之后双腿会明显发凉、苍白,有的甚至会发紫,呈花斑状。

    另外,患者自己也可以检查一下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足背动脉位于脚掌中间、大脚趾肌腱的外侧约0.5~1.0厘米处,如果手摸足背动脉发现搏动明显减弱或者消失,就要赶紧到医院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看看血管是否有狭窄、闭塞的状况。

    治疗重在令血脂达标

    虽然患处在下肢,但依然是血管性病变,属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与血脂异常和高血压等密切相关。曾智桓表示,治疗方法与其他动脉硬化疾病一样,必须优化血脂。首先要服用抗血小板药,防止血液过度黏稠;其次服用调血脂类药,当血脂达标之后,血管上的斑块就有可能缩小。至于介入治疗,曾智桓表示对于下肢动脉硬化患者来说效果不是很好,只有到了患者已经不能行动或者下肢出现坏疽的情况才会考虑。

    由于下肢易发凉,有些患者会用热水泡脚,这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会加大下肢局部肌肉的耗氧量,使病情加重。曾智桓建议患者自行轻轻揉搓,让手掌和下肢产生温热的感觉,但切忌强力推拿按压。(摘自《老人报》), 百拇医药(黄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