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193
编号:13560892
从“和法”探析柴胡三参汤加减治疗 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3
     2 中医对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的探讨

    室性期前收縮归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范畴,导师刘建和教授认为,心(动)悸非独立疾病,多因病而悸,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为冠心病(病)所致心悸,情志、饮食、外感、过度劳累等可为诱因。冠心病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为气血阴阳亏虚,标则为痰浊、瘀血、邪热、寒凝、气滞等为患,总为心气亏虚、痰热瘀结。气虚致鼓动津液乏力,津液不行而生痰浊,痰浊流注经脉致血行不畅,而发为痰瘀。痰瘀滞留经脉,阻滞气机,且气郁又可日久化热。痰、瘀、热郁结可扰乱心神,致心神不宁,加之气血亏虚导致心失所养从而发为心悸。正如元·朱丹溪云:“心悸怔忡,责之虚与痰。”认为血虚、痰浊为惊悸的首要病因。而对于瘀血导致心悸,王清任有所补充,其在《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所治症目》阐述但凡安神方诸如归脾汤之类所不治心悸动,血府逐瘀汤皆可治之。唐容川《血证论·怔忡》中补充除情志及血虚致心悸外,需分辨痰瘀所致心悸动,且临床多见,需细细鉴别。结合历代医家分析,心(动)悸总以气血亏虚为疾病之本,在气血亏虚的基础上继发痰瘀,痰瘀郁久化热,此为实邪,而为标。分析心悸的发生,其实为正邪相争的征象,正胜邪退则脉律平稳;若邪胜正退则邪扰心神而发为心悸。故心悸发作常呈阵发性。此与少阳病“小柴胡汤证”类似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