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 20204
编号:1348934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重症、危重症恢复期患者的中医药治疗策略(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4月1日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4
     3.1 益肺健脾,燥湿化痰

    《素问·举痛论》曰:“百病生于气”,《难经·八难》曰:“气虚则百病丛生”。此次疫病以湿毒为核心病理因素;肺为气之主,五脏六腑之华盖,邪从口鼻而入最易犯肺;恢复期正气已虚,余邪未尽,脾虚则气机不畅,水湿难化,肺气虚则咳喘难平。其一,脾为肺之母,肺气受损则温养无能,子病犯母,亦可致脾气不足,运化失健,水谷精微不能上荣于肺,肺燥津枯[26];另者脾虚日久,母虚则子亦不足,气虚则血行无力,易引起痰浊、瘀血痹阻肺络而致气机失畅,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其二,疾病之所以发生,正气虚衰为其根本原因,“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四季脾旺不受邪”,故当补脾健脾,固守中土。根据其短气、乏力、动则喘促、腹胀纳差、便溏等临床症状,治当益肺健脾、燥湿化痰,可予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物选用党参、黄芪、茯苓、白术、南沙参、砂仁、薏苡仁等。临床研究证实,参苓白术散加减辨治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肺纤维化进程,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并且对多种与肺纤维化发生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27-28]。药物研究亦发现,健脾益肺的药物在肺纤维化的临床用药中配伍较多,药味以甘补为主,提示顾护脾胃具有重要作用[29]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