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115
编号:13768229
蛛网膜下腔出血外周血细胞学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①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25日 刘金磊 李习珍 闫奇 王海涛
 ,蛛网膜下腔出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炎症反应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观察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发病72h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SAH患者发病72h内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的变化,并分别与20名健康成人组(对照组)作对照。结果30例SAH患者,在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项观察指标中,有任一增高者30例,占100%;其中,白细胞计数增高者17例,占56.7%;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增高者20例,占66.7%;单核细胞绝对值增高者24例,占80%;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者26例,占86.7%。以上4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成人组。结论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升高是SAH发病后的重要特征,尤以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升高最为多见,及时有效的进行抗炎治疗对SAH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炎症反应

    【中图分类号】 R55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1)05(c)-0038-02

    白细胞介素-6(IL-6)是重要的炎症介质,主要由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炎症细胞产生;核转录因子-kB(NF-kB)表达上调是炎症反应发生的中心环节,调控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因此,IL-6和NF-kB升高是炎症反应的重要特征。有研究发现,SAH发病第1天血清IL-6水平显著升高且达高峰[1]。冀勇等研究发现,动脉瘤性SAH病人血液NF-kB在发病后1~3d即明显增高[2]。上述研究表明,SAH发病72h内即已发生了明显的炎症反应。但炎症反应发生时,外周血中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临床报道较少。本文旨在观察SAH发病72h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11日至2009年11日我院收治30例SAH患者(排除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外伤等),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44~85岁;伴高血压病23例,心电图异常者25例,糖尿病1例,意识障碍11例,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5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