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肠道疾病 > 肠梗阻
编号:13751416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5日 《中外医疗》 201213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病例对照研究分析近5年入住我院的36例腹部手术后发生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系统归纳、整理后做出分析报告。结果 36例患者中29例行保守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另外7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患者10d后复发肠粘连行保守治疗缓解,1例因肠瘘而再次手术,1例因并发败血症死亡。结论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因其症状典型,且易导致肠外瘘、再梗阻、短肠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而应引起大家的重视,治疗应以非手术为主,只有在非手术治疗无效或者怀疑有肠绞窄、继发腹腔脓肿时采取手术治疗。

    【关键词】 早期 炎性肠梗阻 术后 诊断 治疗

    【中图分类号】 R57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2)05(a)-0079-01

    腹部手术后的肠梗阻是普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治疗措施依发病原因的不同而不同。而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ileus,EPII)由于其发病机理的特殊性,而受到大家的广泛重视。我院近5年共收治此类病人36例,现对其特点及诊断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收集的是近5年(2006年4月至2011年4月)就诊于我院普外科的36例EPII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3例,平均(60.4±12.5)岁;女性13例,平均(59.3±10.4)岁,男女比例约为1.77∶1。其中45岁以上者22例,占61.1%。首次手术为胃溃疡穿孔修补术4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7例、阑尾切除术2例、胃癌根治术4例、结直肠癌根治术6例、脾脏切除术1例、胆囊切除术2例、胆道探查术2例、肝破裂修补术3例及粘连性肠梗阻松解术5例。梗阻时间于术后3~25d不等。

    1.2 临床特征

    本研究涉及到的病例具备肠梗阻的典型临床特征:腹胀、腹痛、呕吐、停止排便排气、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其中1例腹部听诊有气过水声,例行B超显示2例肠间隙及膈下脓肿。由于距离上次手术时间较短,患者普遍全身状况不佳,有不同程度的脱水、电解质紊乱以及营养不良等。

    1.3 化验检查

    血常规红细胞基本正常,21例白细胞偏高,白球比值升高,尿便常规检查未见异常。14例血钠浓度不同程度升高,17例血钾浓度不同程度升高。

    1.4 治疗方式

    本研究中29例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有效的胃肠减压,包括向胃管内注入蓖麻油、液体石蜡等;(2)温盐水灌肠;(3)有效的肠外营养(TPN)支持,每日供给热量1500cal以上,白蛋白20~40g/d,以维持机体水、电平衡,纠正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减轻肠壁水肿;(4)有效抗生素的应用,怀疑厌氧菌感染时可给予甲硝唑;(5)适量应用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每次5mg,8h/次,应用4~6d;(6)适量应用生长抑素;(7)中药的适当应用,可静滴丹参注射液40ml/d,10~14d。若在保守治疗期间,出现肠管坏死征象,包括现体温持续上升、腹胀、腹痛进行性加剧等应紧急手术治疗。23例经保守治疗症状完全缓解,1例因治疗过程中出现腹胀、腹痛进行性加剧,高热不可缓解而紧急手术治疗。另有6例术后肠梗阻症状严重而直接行剖腹探查,其中2例行肠粘连松解术,3例行小肠坏死段切除,1例行小肠双造瘘术。

    1.5 治愈标准

    腹胀消失、出现排气排便、鼻胃管引流液少于400ml/d、肠鸣音恢复、腹部柔软、坚韧感消失、进食后不再出现梗阻症状。

    2 结果

    36例患者中29例经非手术治疗而治愈,肠梗阻症状缓解时间在5~17d,平均7.5d。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5~10d,平均5.2d。1例紧急手术后症状解除。6例直接行剖腹探查,术中可见有肠管广泛粘连、肠管扩张、肠壁充血水肿、腹腔有渗液等。手术结果除1例因并发败血症而死亡外,其余均得到缓解,1例患者10d后复发肠粘连行保守治疗缓解,1例因肠瘘而再次手术。

    3 讨论

    腹部手术后肠梗阻因其发病率高而受到普外科大夫的普遍重视,而有报道指出术后早期发生的肠梗阻约占术后肠梗阻的20.0% ~21.5%。EPII症状以术后明显腹胀腹痛,腹胀大于腹痛,部分患者出现呕吐,无排气排便为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可以有效提高治愈率。EPII发病的始动因素为手术创伤、缺血及腹腔内炎症。这些因素会诱发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导致细胞因子如TNF、IL、TGF等释放,从而形成级链反应,导致肠管和腹膜粘连。如果诊断不当,常常会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肠瘘、腹膜广泛粘连等的发生。

    大量研究表明EPII由于其病理生理改变的特殊性,应先行保守治疗。包括持续胃肠减压、温盐水灌肠、有效的肠外营养、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抑素以及中药的应用。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非手术治疗是治疗EPII的可行方法,但也并非一成不变。实践表明,EPII由于病程较长,患者应作长期打算。如病情稳定,应以保守治疗为主,坚持≥2周以上,甚至可延长至3~5周,尽量推迟进食时间。如病情进行性加剧,体温持续上升,腹痛腹胀进行性加重,甚至出现肠绞窄及腹膜炎征象,则可能EPII是误诊,应立即调整治疗方案,尽早行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翟保平,任金祥.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81例诊治体会[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8).

    [2]张金才,宋春国,张玉珍.24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诊断治疗体会[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5,28(4).

    [3]齐立行,李志霞,龚家镇.术后早期肠梗阻及其治疗策略[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2).

    [4]马涛,谷俊朝.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6例诊治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2007,34(2).

    【收稿日期】 2012-03-20, http://www.100md.com(闫建平 闫栋)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肠道疾病 > 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