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3年第2期
编号:13172982
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在脑梗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5日 张华 芦永红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了解颈动脉超声在脑梗死预测中的价值。方法 对78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78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检测,并对两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性质进行对比。 结果 脑梗死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斑块共检出139处,检出率(79.49%)高于对照组(46.15%)(P<0.05),其中低回声斑块及混合回声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性质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效防止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b)-0180-03

    脑梗死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严重地危害着人类的生活质量及健康。超声检查通过了解颈部血管病变可间接反映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颈动脉位置表浅,管径粗大,因而是良好的观察窗口。通过颈动脉的超声检查可以反映脑动脉和全身动脉的硬化程度,预测脑梗死的发生、发展[1]。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为探讨更为有效的诊断方法该研究对2011年5月—2012年7月该院收治的78例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应用超声检查,探讨CAS与脑梗死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将经MRI或CT诊断的脑梗死患者78例为脑梗死组,其中男性47例,女性31例,年龄为43~91岁,平均年龄(68.19±10.12)岁。脑梗死诊断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

    78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49例,年龄为33~80岁,平均年龄(63.01±11.25)岁。头部MRI或CT检查无脑梗死,同时排除脑出血、伴恶性肿瘤、有心瓣膜病、心肌梗死或心衰史者。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 使用 Philips iU22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10.0 MHz。

    1.2.2 方法 超声检查时患者仰卧位,颈部垫薄枕,头后仰并略偏向一侧暴露颈部。自颈根部向上探查颈总动脉近心端,然后将探头沿其血管走行方向向头侧移动,跨过颈动脉分叉处分别探测颈内及颈外动脉,尽可能探测到颈部最高位置,然后,将探头转动90°,沿血管走行作横切面显示,分别测量各血管内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