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3年第2期
编号:13172985
老年人子宫肌瘤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和护理(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5日 《中外医疗》 2013年第2期
     [摘要] 目的 分析老年人子宫肌瘤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探讨护理方法和策略,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 对老年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子宫全切术以及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后,对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观察,包括下腹疼痛、发热、尿路感染、阴道流血、胃肠道反应、便秘、尿潴留、白细胞增高等,并且根据具体并发症进行护理。结果 该组32例老年子宫肌瘤切除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经过对并发症的分析和护理,有效29例,效果不佳3例,总有效率90.63%。结论 子宫肌瘤老年患者一般肌瘤体积大、大多数呈多发性,手术多实施子宫全切术以及输卵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及时分析和处理切除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可使患者康复加快,对于达到良好治疗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子宫肌瘤;并发症;老年人;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b)-0146-02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之一。多无症状,少数有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有蒂扭转或其他情况发生时可引起疼痛,以多发性子宫肌瘤常见。子宫肌瘤可单独发生也可多处发生,根据肌瘤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常见的有以下4种类型: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子宫颈肌瘤、粘膜下肌瘤。老年人发生子宫肌瘤一般情况下较年轻患者肌瘤体积大、肌瘤多处发生、治疗难度高,年轻患者可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风险较小,并发症发生率低,而老年患者多数采用子宫全切术以及输卵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并发症发生率很高,为分析老年人子宫肌瘤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探讨护理方法和策略,该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对老年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子宫全切术以及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有32例,包括下腹疼痛、发热、尿路感染、阴道流血、胃肠道反应、便秘、尿潴留、白细胞增高等,观察并及时处理治疗后出现的并发症,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使患者康复加快,达到良好治疗效果,以下是老年人子宫肌瘤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和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32例老年子宫肌瘤切除后发生并发症的患者,全部采用子宫全切术以及输卵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54岁,对就诊的患者均进行病理学诊断,确定全部患者为子宫肌瘤,并无严重的心、肝、肺、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障碍。

    1.2 护理方法

    1.2.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护理工作中容易受到忽略的环节,然而,心理护理的作用却是重要的,甚至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①,护理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多沟通多交流,关心和爱护患者,站在患者的立场看待问题,体谅患者的心情,赢得患者信任。②宽慰患者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不会对生命造成严重威胁,只要好好配合治疗就会康复,并且列举医院中已经成功治疗获得康复的例子,为患者增加信心,减轻焦虑和恐惧。③老年人对于疼痛的忍耐力小于年轻人,所以,护理人员要尽量通过言语上的安慰来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温和亲切的态度以及亲如家人的言语会使患者心情好转,减少疼痛感。④老年子宫肌瘤患者全部采用子宫全切术以及输卵管切除术进行治疗,切除子宫和输卵管,意味着女性器官的切除,随后男性特征将会越加明显,并且,子宫切除后衰老也会加速,这些都会让患者很畏惧和排斥。护理人员要给患者讲解切除术的必要性,让患者明白手术利大于弊,虽然切除了器官,但是依然可以过着正常人的生活,并不会产生多大的影响,要积极配合医务人员的工作。

    1.2.2 发热的护理 手术后护理人员要注意定时测量患者体温,如果患者体温低于38 ℃则采取常规的物理降温方式,使用毛巾包裹冰块敷于头部,或者酒精进行全身擦拭,无需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超过38 ℃,则要引起重视,使用广谱抗生素和解热药物,直到患者体温下降到正常。另外,要保持病房的干净、舒适、安静,减少人员流动,做好清洁工作,包括口腔清洁和手术创口的清洁,防止感染的发生。

    1.2.3 尿路感染的护理 手术过程未达到完全无菌操作通常会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因此手术中要严格无菌操作。手术后患者容易出现尿频、尿急、血尿等尿路感染的症状,需要进行泌尿系统和盆腔超声检查以及血常规、尿常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进行药物治疗。另外,患者要加强营养提高抵抗力,注意卫生清洁尤其是会阴部的护理,及时清理分泌物,勤换内裤。

    1.2.4 阴道流血的护理 患者切除术后会出现阴道流血的情况,表现为阴道持续性或者间歇性排出血液、血块,下腹部胀痛,疼痛感较强,反反复复,血液颜色较深较浓稠。护理人员要安慰患者不要紧张和害怕,帮助患者止血和清理,适当服用止血药和止痛药,如若效果不佳,要考虑手术创口开裂,要进行B超检查防止延误治疗。

    1.2.5 胃肠道反应护理 患者手术后常发生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胀、腹痛、食欲减退等胃肠道不良反应,这主要是由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所致,还会出现血压降低、心率减慢、眩晕等症状。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呕吐物性状、颜色等进行密切的观察,帮助患者做好口腔护理工作,保持口腔卫生,指导患者多进食清淡、温和、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无刺激、维生素丰富的饮食以均衡营养,避免食用容易引起肠胀气的豆制品、奶制品等食物。患者要避免非那西汀、阿司匹林等刺激胃肠道的解热镇痛药且要戒咖啡、烟酒等刺激胃肠道的食品。患者手术后可能发生便秘,要叮嘱患者排便时不要过于用力,多饮水,多食用蜂蜜、蔬菜、水果等来保持大便的通畅,防止腹压升高影响手术创口的愈合。

    1.2.6 休克的护理 手术后当日以及次日是患者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危险阶段,护理人员在此阶段要使用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状况。发生休克主要是患者年龄大,身体素质低,对手术耐受力差,创口愈合不佳造成大出血,从而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若发现患者血压下降、心率降低、意识模糊等情况要立刻汇报医生采取处理方法,记录心电监护仪15 min/次,对患者进行输血并且继续观察血压、心率的变换情况,呼吸情况不佳的患者要给予供氧。, http://www.100md.com(韩艳霞)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