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3年第3期
编号:13172811
血清内脂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何全利 刘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究与分析血清内脂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的临床情况。方法 选取该院自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冠状动脉病患者6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病情分为A、B两组,A组患者为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共38例;B组患者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共26例;另取25例无冠状动脉病变者作为参照对象,分为C组。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测体内血清内脂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变化,经过一系列数据分析得出两者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影响。结果 通过对冠状动脉病患者的检测分析,随着冠状动脉病程度的加重,血清内脂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呈增长趋势。A组较C组增长1.98%,B组较A组增长7.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内脂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随冠状动脉病程度的加重在患者体内的含量不断增加,密切关注人体内的血清内脂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变化有助于预防冠心动脉病的发生。

    [关键词] 血清内脂素;超敏C反应蛋白;冠状动脉病变;心脏疾病

    [中图分类号] R54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c)-0179-02

    心脏主要通过冠状动脉供血得到营养,供血过程中动脉内会有脂肪和胆固醇等物质产生,如果产生物质少量则无明显影响,随着物质堆积慢慢阻塞冠状动脉使血液供应不畅通,从而引发心绞痛,因此导致冠状动脉心脏病。此种病直接使心脏供血不足,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导致心肌疼痛,且疼痛时间持续较长,甚至疼痛蔓延,产生胸痛和腹痛等。如果阻塞严重,会有心律不一,呼吸困难,疼痛交加,心跳骤停症状,也有很多患者死于发病1~2 h内,死亡率较高,所以预防冠状动脉病对临床具有深远的意义。为探究与分析血清内脂素、超敏C反应蛋白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的临床情况,该院选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64例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冠状动脉病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4例,女30例。年龄在20~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3±2.8)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