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3年第3期
编号:13172764
新生儿败血症病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梁创 唐渊 林华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病因。方法 通过血液、脐带分泌物以及皮肤局部的分泌物培养病原菌,找出其病因。结果 从35例患儿的脐带分泌物及皮肤局部培养出病原菌14株;从35例患儿的血培养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21株,从病原菌培养结果可以看出革兰阳性球菌明显高于革兰阴性杆菌。结论 为降低新生儿败血病的病死率,若新生儿被确诊为败血病,应及时并积极进行治疗,选择合适患儿的敏感抗生素以及恰当的护理措施。

    [关键词] 新生儿;病因;败血症;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22.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c)-0026-02

    新生儿败血症,儿科的急重症之一,是由于新生儿的免疫力低下,从而造成细菌容易侵入到血液循环中去,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出来的毒素会造成的一系列的身体系统病变,如急性感染性疾病[1-3],对患儿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为了分析新生儿败血症病因。该院自2010年2月—2012年7月间一共收治35例败血病新生儿,现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院一共收治27例败血病新生儿,其中男19例,女8例,经诊断后均符合《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的标准,经积极治疗后,27例败血症患儿均痊愈出院。

    1.2 方法

    通过血液、脐带分泌物以及皮肤局部的分泌物培养病原菌,找出其病因。

    2 结果

    2.1 脐带分泌物及皮肤局部培养病原菌

    35例患儿的脐带分泌物及皮肤局部培养出病原菌14株,见表1。

    2.2 血培养病原菌

    35例患儿的血培养标本中培养出病原菌20株,从病原菌培养结果来看革兰阳性球菌明显高于革兰阴性杆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