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3年第3期
编号:13172868
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3例诊治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中外医疗》 2013年第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山西省儿童医院2012年1—7月收治的3例肠系膜裂孔疝的患儿的病情进行分析,总结对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的诊治体会。结果 3例患儿均为术中确诊;第1例患儿术中可见疝入肠管扩张, 呈暗红色,行肠管切开减压后,经裂孔处复位,复位后肠管血运恢复,未出现肠坏死。后2例患儿术中可见疝入肠管已缺血坏死,行肠吻合术。第1例患儿术后合并中毒性脑病。结论 本病术前诊断困难,关键是判断是否考虑绞窄性肠梗阻。急诊行剖腹探查后确诊。手术治疗是本病的唯一治疗方法。

    [关键词] 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诊断;手术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c)-0074-02

    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通常见于儿童。由肠管穿过肠系膜上的裂孔形成,其形成原因有人认为胚胎期肠转位时脏层与壁层腹膜愈接不全所形成的缺损,也有人认为是肠系膜血运障碍,引起局部坏死而引起,缺损常发生于回肠末端肠系膜。本病起病急,发展迅速,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常常以肠梗阻表现就诊。如不能早期诊断,可引起肠缺血,肠坏死,严重者可引起中毒性休克,危及生命。因此术前诊断及手术时机的把握尤为重要。为了探讨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