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3年第3期
编号:13172853
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25日 郭红英 舒玉兰 肖雪英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1年12月择期手术患者580例随即分为传统组、观察组各29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下,强化围手术期细节护理并注入人文关怀。结果 两组比较,通过护理干预后患者术前焦虑心理干预有效率由25.8%升高至72.1%,手术过程知晓率由37.2%至97.2%,通过护理干预患者满意度由52.1%提升至99.3%。结论 将人文关怀融入手术室护理中,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从而提高了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

    [关键词] 人文关怀;手术室护理;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1(c)-0153-02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社会老龄化的进展,要求手术室护理工作不能仅限于配合手术等单纯的技术操作,而更应该注重“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围手术期人性化护理,让病人在一种轻松、满意的状态下接受手术,感受人性关爱的温暖,为了探讨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该文通过对2011年1—12月580例择期手术患者在围手术期实施人文关怀及细节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期手术患者580例,其中男320例,女260例;年龄10~88岁,平均年龄49岁;全麻插管104例,椎管麻醉431例,臂丛麻醉45例;普外手术251例,骨科手术58例。妇产科手术187例,泌尿外科手术58例,脑外手术26例,将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人文关怀组)290例和对照组(传统护理组)290例。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手术室护理方法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传统的方法上加以细节护理并融入人文关怀,具体如下:①转变工作模式使服务更加贴近患者。护士长组织科室学习人文关怀及细节护理的内涵,分析手术病人的共同心理特点,要求对手术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的同时融入人文关怀,并注重细节护理,使患者在围手术期得到全方位,多元化的人性化护理服务。②术前一日护士到病房访视病人,通过阅读病历与患者进行床边交流,了解患者的顾虑及心理反应。根据患者不同的职业、文化背景、心里素质以及对健康和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