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3年第12期
编号:13166504
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质量的影响作用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25日 刘济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研究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监护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监护,观察组采用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对患者进行监护。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质量。 结果 观察组患者SDP、SBP、HR比对照组更平稳,效果主要体现在气腹建立5min、15min,术毕3个监测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拔管时间提前,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脑电双频指数对腹腔镜手术患者进行麻醉监护,可有效提高麻醉质量,保证麻醉安全。

    [关键词] 脑电双频指数;手术麻醉;腹腔镜;麻醉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4(c)-0076-02

    麻醉监测是保证麻醉患者安全的重要保证,科学的麻醉监测措施有助于提高麻醉质量。常规麻醉监测对麻醉深度的判断多依据患者反映,缺乏量化指标,可操作性较差。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可准确反映人体镇静深度[1]。为了提高麻醉监测的精确度,为研究脑电双频指数监测在腹腔镜手术患者麻醉监护中的应用价值,2011年6月—2012年6月该院将BIS应用于腹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监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4例患者均为在该院行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男69例,女55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2.5±7.9)岁。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12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入组标准:①年龄18~70岁;②择期腹腔镜手术患者;③ASA I~Ⅱ级;④术前意识清楚,无听力障碍,无交流障碍。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或者>70岁;②合并听力障碍;③合并原发性癫痫、脑电图异常等合并症;④近1个月内曾使用镇静药或和阿片类药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