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318
编号:13726493
MIC—1在肠瘤与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25日 李倩 蒋军林
第1页

    参见附件。

     1.4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20.0软件处理所得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2 结果

    2.1 肠瘤组和肠癌组MIC-1积分光密度值(IOD)比较

    34例肠瘤患者中31例MIC-1染色为阳性,阳性细胞的胞质中可见到棕黄色颗粒,细胞核中无表达(图1),IOD值为(4.36±1.33)。34例肠癌患者MIC-1染色均为阳性,主要定位于癌细胞及周围细胞的细胞质中,可见到棕黄色或棕褐色颗粒,染色较深,呈弥漫性分布(图2)。IOD值为(6.00±1.09),明显高于肠瘤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MIC-1蛋白在肠癌组中的表达高于肠瘤组。见表1。

    表1 肠瘤组和肠癌组MIC-1 IOD值比较

    ■

    ■

    ① ②

    图1管状腺瘤MIC-1 IOD值 图2 中分化腺癌MIC-1 IOD值

    3 结论

    MIC-1蛋白是人TGF-β超家族的分支成员,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高表达于胎盘组织,在结肠、前列腺、肝、胰腺等组织中不表达或呈低表达,但在炎症、肿瘤发生时则大量表达。它作为一种细胞因子作用于细胞表面受体,广泛参与细胞凋亡、分化、增殖和机体炎症反应的信号传递[5]。有文献报道[6],MIC-1起着一个抗肿瘤的角色,它的启动区域是抑癌基因P53产物的靶点, 它可诱导MIC-1表达的增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