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318
编号:13726460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40例病因、治疗及预后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25日 王益彬 江树生 张银君 林广
第1页

    参见附件。

     1.5 治疗

    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以及对感染和溶血等病因有针对性的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对患儿施以药物结合光照治疗: 蓝光疗法适合对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病理性黄疸进行治疗,波长为420~470 nm的蓝光,其可促使未结合胆红素经过光氧化分解成直接胆红素,产生胆绿素和双吡咯,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容易随胆汁和尿液排出体外而达到退黄的目的。8~12 h/d间断光疗,即照射8~12 h/d,停12~16 h,注意保护双眼和生殖器,用黑布遮盖,若出现青铜症,停止光疗。药物治疗:肝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可诱导肝酶活力,加速胆红素的代谢;白蛋白可结合游离胆红素;丙种球蛋白能与单核巨噬细胞上的Fc受体结合,阻断网状内皮系统Fc受体与致敏红细胞结合,从而阻断溶血过程,减少红细胞破坏,使胆红素产生减少;益生菌能促进肠道菌群生长,后者能使肠道内的结合胆红素还原成尿胆原及其他氧化产物而随粪便排出体外,从而减少了胆红素的肝肠循环;中药如茵栀黄口服液等退黄护肝治疗[3]。

    2 结果

    该组140例病理性黄疸资料病因分析,围产期因素有50例,占35.71%; 感染因素35例,占25%; 母乳性黄疸28例,占20%; 新生儿溶血病13例,占9.29% ; 多因素混合11例,占7.86%; 原因不明3例,占2.14%。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有蓝光治疗指征的112例,74例治愈,34例好转,4例无效,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的28例,13例治愈,10例好转,5例无效,见表1。

    表1 140例病理性黄疸治疗效果分析[n(%)]

    ■

    3 讨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随年代不同而有所改变,由20世纪70年代以感染相关因素为主转为目前以围生相关因素为主[4]。该组病例中围产期因素占35.71%,也支持上述改变。围生相关因素中以开奶延迟及出生后体质量下降逐渐被儿科医师重视。开奶延迟患儿摄入不足,既影响正常肠道菌群的及时建立又减缓了胃肠蠕动,不利于胎粪及时排出,胆红素的肝肠循环增加。此外开奶延迟常常导致热卡和水的供应不足,导致低血糖发生率增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