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321
编号:13723229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25日 刘群艳 林少虹 王焕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月来该院就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54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常规医疗护理联合预见性护理干预)和对照组27例(常规医疗护理)。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时焦虑人数、妊娠并发症等方面上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当妊娠完成后,两组患者在焦虑心理反应、期待治疗时间、分娩孕周、新生儿轻度窒息、新生儿重度窒息、围产儿死亡等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的患者时,要采取预防性的护理干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还能够延长妊娠周,改善妊娠的结局。

    [关键词] 早发型;子痫前期;预防性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 R7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7(c)-0169-02

    子痫前期属于是怀孕期间一种独有的病症,发病率约为8%,会引发严重的母婴并发病症,不利于妊娠的顺利进行。若患者在妊娠的前34周中出现重度子痫前期,那么就容易引发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S-PE),它发病早、预后效果不佳,围产儿的致死率已达到13.3%[1]。怎样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及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孕产妇并发症是当前妇产科医护人员面临的最大难题,在进行产科风险预测、评估风险的同时,采取具有预防性的护理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护理的质量。该研究选取2011年7月—2013年1月来该院就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54例患者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预防性护理干预在临床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54例,均为来该院就医的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患者,年龄22~40岁,平均(27±3.5)岁,孕周均少于34周,随机分成观察组(常规医疗护理联合预防性护理干预)27例和对照组(常规医疗护理)27例。两组孕妇在年龄、文化程度、孕周、初产妇比例、肾炎病史发病率、高血压家族病史、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等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