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30
编号:13659069
标本离心时间及放置时间对凝血筛选检测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25日 白璐 王建琼 蒋宏君 付辉 王凡 朱磊
标本离心时间及放置时间对凝血筛选检测的影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离心时间及标本放置时间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 方法 收集住院患者合格标本50例,按不同离心条件及放置时间进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 标本以3 000 r/min离心5 min APTT、PT缩短,与离心10 min作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离心8 min四项凝血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本室温放置2 h各项检测结果与即刻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放置4 h、6 h APTT、PT测定结果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标本3 000 r/min离心8 min即可进行凝血筛选检测;标本放置时间对APTT、PT检测结果影响较大,标本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超过2 h。

    [关键词]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

    [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0(c)-0010-02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统称为凝血四项,是目前临床上用于诊断和观察血栓形成、抗凝治疗的常用检测项目,可作为反映机体内外凝血机制功能异常的筛选实验,在出血性/血栓性疾病诊断、手术前准备、抗凝治疗监测等有重要作用,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对临床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但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较多,该研究从标本的离心时间和放置时间对凝血筛选检测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