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434
编号:13656103
留置针的不同送管法在儿科患者静脉穿刺中的效果比较(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5日 《中外医疗》 201434
     [摘要] 目的 探讨留置针的不同送管法在儿科患者静脉穿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对来该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置管,实验组采用改良后穿刺置管方法,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效果。结果 实验组穿刺后36例1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90%,高于对照组(26例1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穿刺是27例无痛,无痛率为67.5%,高于对照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穿刺过程中3例剧痛,剧痛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7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改良后穿刺置管方法对儿科患者进行静脉穿刺效果理想,能够有效的提高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减轻患儿疼痛,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留置针;不同送管法;儿科;静脉穿刺;应用效果
, 百拇医药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a)-0046-03

    静脉穿刺技术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护理技术,这种疾病凭借其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使用。这种方法操作相对比较简单,并且套管也比较柔软,能够保证在静脉内留置较长的时间,并且不会对患者产生影响。同时,静脉留置针还能够有效的保持患者静脉通路,患者用药也比较简单,能够为患者给药提供通道。此外,这种技术的使用能够有效的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能够减少患者疼痛。但是,在临床上可以发现:静脉留置针和常规静脉穿刺来说更加复杂,这种技术头皮针穿刺成功率不高。因此,临床上探讨留置针中探讨积极有效的送管方法显得至关重要[1]。为了探讨留置针的不同送管法在儿科患者静脉穿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该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 百拇医药
    1.1 一般资料

    对来该院诊治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有40例,其中男23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3~9岁,平均年龄为(6.3±1.2)岁,病程在1~6 d,平均病程为(3.5±2.4 d;对照组有40例,其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为2~10岁,平均年龄为(6.7±0.8)岁,病程在1.2~6.5 d,平均病程为(4.2±1.1) d。研究中,两组对其治疗方案等均完全知情权,实验均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病程(x±s)

    1.2 方法

    该次研究中,两组患儿均采用BDIntimall-Ⅱ型密闭式静脉留置针(苏州碧迪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医护人员对患儿操作前要向患儿及其患儿家属说明穿刺的目的、重要性以及穿侧的必要性,并做好患儿家属的思想工作,尽可能让患儿及其家属能够配合工作。医护人员对患儿穿刺时要让患儿保持舒适姿势,选择患儿手背等静脉较浅的位置作为穿刺部位,穿刺时扎上止血带,并采用0.5%碘伏(或酒精)对穿刺点进行消毒,进行两次消毒,然后医护人员取出留置针并将肝素帽旋紧,并将穿刺针芯和套管进行放松,对于对于松动时可以适当固定,避免上下拉动,避免对患儿血管等产生损伤,然后取下针管护套,医护人员在血管上方使针头与皮肤30°~45°角快速进针,进针后沿着血管方法慢慢进针,待看见回血后对照组采用常规穿刺置管,待外套管全部进入患儿血管后拔针。实验组采用改良后穿刺置管方法,见回血后再进0.2 cm,然后利用左手拇指、食指等将软管夹紧,并采用右手拇指、食指退针芯,并利用右手小指沿着针相关方向进行牵拉,将患儿皮肤固定[2]。
, 百拇医药
    1.3 疼痛标准及观察指标

    该次研究中,观察两组患儿的穿刺成功率,并根据国际常用疼痛评分法马克盖尔法[3]对患儿穿刺过程中的疼痛进行评分,评分方法具体如下:①无痛:患者在穿刺过程中能够主动接受穿刺,并且患儿面部表情没有明显变化;②微痛:患儿能够主动的接受穿刺,且穿刺过程中面部表情没有明显变化,且患儿微痛时间≤10 s;③剧痛:患儿不能够主动接受穿刺,且穿刺过程中哭闹比较严重,部分患儿存在抵触[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穿刺情况,分为穿刺成功、穿刺失败。

    1.4 统计方法

    利用SPSS16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

    2 结果
, 百拇医药
    该次研究中,实验组穿刺后36例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90%,高于对照组(26例一次穿刺成功,穿刺成功率为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种不同置管方法的首次穿刺成功率的比较(例)

    该次研究中,实验组穿刺是27例无痛,无痛率为67.5%,高于对照组(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穿刺过程中3例剧痛,剧痛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同置管方法患者疼痛程度的比较(例)

    该次研究中,实验组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低于对照组(7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静脉穿刺是临床上使用较多的护理技术,这种技术目前已经成熟,它作为一种比较先进的技术,以其容易掌握,能够长时间暴露、穿刺针头不容易移位,能够有效的减少患者穿刺次数而在临床上使用较多。传统的手背静脉穿刺位置相对比较固定,并且这种操作也相对比较简单,操作也比较方法,常常作为患者的首选穿刺部位。但是,在临床上发现留置针穿刺和传统穿刺相比更加复杂,面临着穿刺成功率低等缺点。而对于静脉穿刺而言留置管则成为了穿侧的成功关键[5]。临床上,如何正确使用静脉留置针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穿刺成功率和送管率,能够有效的减轻患儿痛苦,从而减轻护士的工作量。, 百拇医药(张龙华)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