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屈光不正 > 散光
编号:13655709
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复性超高度近视散光的临床效果(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2月15日 《中外医疗》 201435
     [摘要] 目的 观察和分析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晶体(TICL)植入术矫治复性超高度近视散光的安全性、有效性、稳定性。方法 选取2013年2—12月复性超高度近视散光患者32例(60眼),采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晶体(TICL)植入术矫治,对患者手术前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屈光度数、最佳矫正视力、裸眼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超声生物显微镜、Obscan-II角膜地形图等,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屈光状态。结果 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优于术前(P<0.05),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日、1个月、6个月三个时期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眼屈光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前房深度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ICL拱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晶体(TICL)植入术矫治几乎不伤及眼表,术后并发症少,其矫正视力的效果较好,术后屈光状态稳定,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值得临床推广。
, http://www.100md.com
    [关键词] TICL;复性超高度近视散光;人工晶状体轴;稳定性

    [中图分类号] R77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2(b)-0107-02

    近视是平行光进入眼内后在视网膜之前形成焦点,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不能形成清晰的影像,病人主观感觉看远模糊,看近还清楚,用凹透镜矫正近视。自2~3岁到学童期的多数儿童都会成为正视眼。未满6岁的宝宝少有近视的症状,所以尚不构成问题。不过,若远视或散光严重,视力的发育会受到阻碍,所以,必须早期发现[1]。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年2—12月复性超高度近视散光患者32例60眼,采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散光性人工晶体(TICL)植入术矫治,观察其有效性、安全性和稳定性,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 百拇医药
    选取复性超高度近视散光患者32例(60眼),年龄18~50岁,平均(28.06±5.82)岁;男14例(25眼),女18例(35眼)。术前屈光度:球镜-6.82~25.83(-16.52±4.67)D,柱镜-1.52~-5.72(-2.62±1.46)D,随访6个月。全部患者排除青光眼、白内障、高眼压、视网膜脱落、葡萄膜炎、周边视网膜变性及裂孔等眼部疾病,排除心脏疾患及全身性疾病者。

    1.2 手术方法

    早在运用角膜切开术治疗散光时,人们曾在白内障摘除植入球形人工晶体以后,在角膜陡峭的径线处作一条或几条横行切开,以矫正散光,这应该属于一种联合术式。椭球形人工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与白内障完全相同,经透明角膜的小切口途径术后无需缝合,不会引起手术性散光,有利于掌握散光度数,更适于此。患者术前应仔细测定散光度及轴向,植入人工晶体时,将椭球形人工晶体的轴调整于术前检查屈光度高的径线处。理论上讲,通过植入不同度数的人工晶体,可以矫正各种度数的散光以及近视和远视。
, http://www.100md.com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小瞳下和散瞳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散瞳检查晶状体及眼底情况、眼压、Obscan-II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超声生物显微镜等,观察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屈光状态。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手术前后患者视力进行Wilcoxon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独立样本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对各时期数据进行方差分析,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裸眼视力情况

    患者术前视力均低于0.1,平均(0.07±0.03),最佳矫正视力:0.2~1.0,平均(0.61±0.30);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0.5~1.0,平均(0.69±0.30),最佳矫正视力为0.5~1.0,平均(0.72~0.28)。经比较,患者术后裸眼视力均优于术前(t=5.16, P<0.05),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7,P>0.05),见表1。
, 百拇医药
    表1 手术前后患者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

    注:“*”手术前后患者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比较,P<0.05。

    2.2 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

    术后1日、1个月、6个月三个时期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6,P>0.05),见表2。

    表2 患者手术前后眼压和角膜内皮细胞变化(n=32)

    2.3 屈光度、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

    术前屈光度,球镜-6.82~25.83(-16.52±4.67)D,柱镜-1.52~-5.72(-2.62±1.46)D。术后6个月时实际矫正屈光度为-6.82~20.63(-13.28±4.38)D,差异具有统计意义(t=5.16,P<0.05)。术后各时间点前房深度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8,P<0.05),手术前后ICL拱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5,P>0.05),见表3。

    表3 手术前后前房深度、ICL拱度的测量(x±s,μm)

    注:“*”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并发症

    2例患者出现高眼压,共3只眼,口服醋甲唑胺和采用降眼压药水后眼压基本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白内障、视网膜脱落、角膜内皮失代偿等严重并发症。, 百拇医药(臧雅楠)
1 2下一页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眼科 > 屈光不正 > 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