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6年第33期 > 正文
编号:12984564
院前急救心肺复苏流程及进展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25日 《中外医疗》2016年第33期
     1.3 心肺复苏后的电除颤

    1960年,胸前锤击这个词首次面世[9],但是锤击效果并没有准确记录,锤击后33.3%的室速转变为窦性心律,33.3%没有任何反应,33.3%转变为室颤。所以,2010年推出的心肺复苏指南中明确指出,胸前锤击不适用没有目击者的院外急救中。由于心脏骤停患者产生室颤的几率高达80%,电除颤是治疗室颤最佳方式。有研究资料显示,除颤时间每拖延1 min,心脏猝死的几率就会高达7%~10%,如果15 min后进行除颤,那么几乎不可能抢救成功。所以电除颤需要争分夺秒地进行[10]。除颤器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单相波形、一种为双相波形,以往的除颤方式主要是单相波形,直到1996年,美国学者首次推出双相波形。单相波形的除颤计量建议为360 J,双相波形的除颤计量可以选择120~200 J。有研究资料显示,双相波形的除颤效果明显优于单相波形的除颤效果。2000年,专家一致认为,当目击或是发生院内心脏骤停时,应立即为患者提供电除颤;当未目击或发生院外心脏骤停时,特别是快速反应超过5 min者,建议在心肺复苏后5 min,再使用电除颤。

    1.4 心肺复苏的药物使用

    心肺复苏技术与电除颤操作只能维持患者重要器官血液的暂时供应,所以需要辅以药物治疗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