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7年第3期
编号:13011525
不同的方法应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腺肌症治疗的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25日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在宫体肌层及子宫被覆面以外的部位出现,异位内膜可在全身各部位浸润、生长,形成结节及包块,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脏器及壁腹膜,引起疼痛,盆腔粘连及不孕等。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浸润子宫肌层,弥散性增长,使子宫增大。内异症及子宫腺肌症是生育年龄妇女多发病,主要引起不育和疼痛。临床手术治疗多为破坏性的,破坏卵巢功能[1]。为此,该文通过对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该院接收的86例内异症及腺肌症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内异症及子宫腺肌症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86例于该院收治的内异症及腺肌症患者,其中包括子宫腺肌症45例,内异症41例,纳入标准:病人均是由其临床表现,妇科检查,辅助检查基本确诊病例,但暂无手术指征,无生育要求;肝、肾功能均正常;有不同程度继发性痛经、腰骶痛、性交痛和(或)月经量多;均无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及肿瘤病史;无子宫畸形、宫腔内疾病史;无乳腺或生殖道肿瘤史;半年内无盆腔感染疾病史;近期无生殖道感染史。将入选者随机分为A组(n=43)与B组(n=43)。实验组中,患者年龄30~52岁,平均(38.9±6.3)岁,病程8个月~4年,平均(2.8 ±1.2)年,对照组中,患者年龄31~53岁,平均(39.2±6.1)岁,病程10个月~5年,平均(3.1±1.5)年。两组入选者在病程、年龄等资料基本一致(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A组患者于月经来潮前1~3 d,皮下植入 Ipsen Pharma Biotech 生产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5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