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7年第3期
编号:13011024
临床应用甲氨喋呤治疗异位妊娠两种方法的临床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月25日 《中外医疗》 2017年第3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因异位妊娠于该院治疗的120例女性患者,年龄19~35(30.1±2.5)岁,停经35~65(48.0±5.5)d,妊娠包块直径(1.9±0.5)cm,经血β-HCG检测及超声检查明确诊断的初次异位妊娠患者。且符合以下条件: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正常,未破裂,腹腔无出血,妊娠包块直径<2.5 cm,血β-HCG<5 000 IU/L,无甲氨喋呤禁忌证。通过随机分组原则将120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60例,年龄19~34(30.1±2.6)岁,停经天数 35~65(48.0±5.4)d,妊娠包块直径(1.8±0.6)cm。B组60例,年龄19~35(30.2±2.5)岁,停经天数 35~63(48.1±5.5)d,妊娠包块直径(2.0±0.5)cm。两组患者治疗前年龄、停经天数及妊娠包块大小等基本特征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A组患者给予0.4 mg/kg甲氨喋呤,肌内注射,1次/d,共5次。B组患者给予50 mg/m2甲氨喋呤药液一次性肌注。于药物治疗前及治疗后15 d每隔3 d检测1次患者的血β-HCG水平,并同时结合超声检查观察患者孕囊变化,并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心、呕吐、口腔溃疡、脱发以及白细胞计数降低等药物不良反应。[所用药物:甲氨喋呤,批准文号:H31021683(5 mg), H3102 1682(0.1 g)]。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