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7年第15期
编号:13049773
腹腔镜手术中复合应用保护性通气和盐酸戊乙奎醚对炎性介质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25日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5期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 , 常用的麻醉方式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机械通气,腹腔内充入一定压力的CO2形成人工气腹,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 、恢复快等特点。CO2气腹可影响患者肺功能,该研究显示:4组患者气腹后均出现PaCO2升高,PH值降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浓度均明显增高,并随手术时间延长影响明显(T4时点),气腹放气后PaCO2逐渐降低,PH值上升,TNF-α、 IL-6 降低(T5时点),证明人工气腹时CO2通过腹膜吸收,引起碳酸血症,pH值降低,临床常采用的大潮气量通气方法减少CO2的蓄积,但大的潮气量及气腹时高腹压导致气道压升高,高气道压可引起机械相关性急性肺损伤(VALI)[1],如气压伤、容积伤、萎陷伤、间质性肺气肿、纵隔气肿和胸腔积气等肺内外的损伤,引起肺的炎症反应,导致各种炎性介质表达上调[2-3],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浓度明显增高。TNF-α是炎症反应最具影响力的介质,是目前临床检测与诊断炎性反应的主要指标之一,IL-6是在组织损伤的刺激下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参与早期的炎症反应,是机体防御机制和炎症反应的重要介质, 是组织损伤的早期敏感标志,其浓度直接反映组织的损伤程度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