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7年第15期
编号:13049854
256层螺旋CT小肠造影扫描技术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25日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5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诊治的300例腹痛、消瘦、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等怀疑小肠疾病的患者进行256层螺旋CT小肠造影扫描检查,其中男性174例,女性126例,年龄18~77岁,中位年龄(41.5±7.6)岁,病程5 d~9个月,中位病程(3.5±0.7)个月。300例患者中不包含已确诊为肠道疾病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合并严重传染性疾病者、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者、排除急性肠梗阻和山莨菪碱禁忌证者。

    1.2 方法

    检查前晚18:00开始禁食,晚20:00番泻叶冲服50 mg,饮水量>1500 mL,嘱患者及时排便,清潔肠道。扫描前30~60 min分4~6次口服20%甘露醇溶液2 000~3 000 mL,每500 mL/次,15 min/次,使小肠充盈扩张。扫描前15 min给予低张剂(654-2)10 mg肌肉注射,使小肠处于低张状态。经高压注射器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对比剂碘海醇70~80 mL,速率为3.5 mL/s,注射对比剂碘海醇后30 s进行动脉期扫描,70 s进行静脉期三期扫描,后处理技术采用冠矢状位及血管MIP重建[3]。应用飞利浦256层极速iCT进行扫描,扫描时患者采用俯卧位,自剑突至耻骨联合平面,扫描期嘱患者屏气。先进行平扫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