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9年第31期
编号:13441201
康复护理程序在卒中患者偏瘫康复中应用(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5日 《中外医疗》 2019年第31期
     促进脑卒中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功能恢复需要有效的功能训练,通过输入不同的运动功能模式来获取最为正确的运动输出,从而形成正常的功能模式[4]。要提升功能恢复的程度,患者要经过大量的训练和学习。因此,功能训练至关重要。在早期介入康复治疗还能够避免发生如痉挛、肌肉萎缩等并发症,为患者的功能恢复夯实基础;利用按摩或者被动活动患者患肢的刺激方式,一方面能够提升患侧感觉的刺激输入,降低患者对于偏瘫肢体产生忽略的情况[5]。另外,患者在床上要进行反复的翻身,通过站姿、坐姿、步行训练等输入正确的运动模式,通过反复性的刺激在患者病灶周围生成全新的神经通路;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引导,让患者和家属提升对于疾病的认知程度,能够认识到进行康复训练的必要性[6]。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当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主动参与到功能训练当中去,实现自我护理的目的[7]。

    在该次研究当中,实验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5%和75%);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Brunnstrom运动功能评分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形成统计学价值。研究数据充分证实,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治疗措施对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缺损程度具有积极影响。在该文研究实验过程中,针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从心理护理、肢体训练、功能锻炼等方面对其进行康复治疗,最终实验组护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显示实施康复护理程序能够显著提升患者肌力和生活能力,能够增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自信心,对促进其功能康复具有理想作用。范天伦等[8]对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程序,最终结果显示,实验组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为72.5%,与该次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康复护理程序在卒中患者偏瘫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比较高,能够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肢体功能,具有推广的价值和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博然.穴位按摩联合康复锻炼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1):84-87.

    [2] 陈素芹,赖葱葱,廖丽霞,等.强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6,31(5):72-73.

    [3] 孙洁.早期综合康复护理及肠内营养支持对脑卒中康复的效果探讨[J].飲食保健,2018,5(32):142.

    [4] 孙丽丹.基于认知度的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对脑卒中康复护理的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24):178.

    [5] 赵琳,陈霞,郭兵妹,等.脑卒中偏瘫患者远程康复干预效果的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33):2570-2574.

    [6] 吴智水,周伟,陆雯雯,等.基于行动研究法的照顾者参与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护理模式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8, 34(1):151-155.

    [7] 曾亚华,孙光华,封蔚彬,等.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康复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 33(36):2811-2814.

    [8] 范天伦,符川,李娇红,等.康复护理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J].海南医学,2016,27(10):1719-1720.

    (收稿日期:2019-07-21), http://www.100md.com(周金珠)
上一页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