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19年第31期
编号:13441257
超声在评估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1月5日 《中外医疗》 2019年第31期
     [Key words] Color Doppler; Three-dimensional; Scar site pregnancy

    剖宫产后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属于较为特殊且少见的异位妊娠,受精卵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其组织外周被子宫肌层及纤维组织所包裹,且随着妊娠进展,胚胎与子宫肌层还将发生粘连与植入,极大增加子宫破裂、大出血等风险,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危害[1]。随着我国生育政策改变与剖宫产率不断提升,瘢痕妊娠发生率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妇产科临床主张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开展治疗,但由于早期表现不甚典型,生化指标与正常受孕变化基本吻合,而临床症状则与流产、宫颈妊娠等相似度高,通过影像学技术准确诊断尤为关键[2]。经阴道超声与磁共振成像是目前对子宫瘢痕成像特征较高的影像学方法,且由于前者具备操作简便、价格低廉、可重复性强等特点,已成为瘢痕妊娠的首选诊断方案。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三维超声、超声造影等技术不断更迭,先进技术越来越多应用于妇产科诊断中[3-5],然而是否能使其诊断效能有质的飞跃仍有待考证。基于此,该研究旨在分析灰阶B超、二维彩超、三维彩超对2015年4月—2019年3月期间,于该院接受治疗的124例疑似瘢痕妊娠患者的诊断效能差异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