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疗》 > 202014
编号:13841677
不同时期育龄妇女产前保健及影响因素探究(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5日 《中外医疗》 20201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2016年1月前该院所收治的育龄妇女500例,其中,育龄妇女年龄构成范围为20~37岁,平均(27.68±4.06)周岁。孕周时间构成范围为35~41周,平均(38.18±0.68)周。另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0月育龄妇女500例,育龄妇女年龄构成范围为20~38岁,平均(27.72±4.08)周岁。孕周时间构成范围为36~42周,平均(38.22±0.71)周。育龄妇女年龄、性别、孕周时间构成范围统计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性校准结果符合统计学对比标准。纳入标准:①育龄妇女了解该研究,自愿参与;②认知能力正常。排除标准:①语言能力、听力能力异常;②妊娠期合并症;③精神障碍;④无阅读及填写问卷能力[3]。

    1.2 方法

    整合全部育龄妇女相关资料,包括姓名、年龄、健康程度、文化背景、家庭状态、既往孕史及生产史、对产检的认知情况等相关内容,通过统计学软件予以对比分析。

    1.3 觀察指标

    观察年龄(≥30周岁/<30周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中专/本科及以上)、配偶文化程度(初中以下/高中/中专/本科及以上)、居住地(农村/城市)、年家庭总收入(<5万元/5~10万元/>10万元)、怀孕次数(≥3次/2次/1次)、生产次数(≥2次/1次/0次)、产检重要性(很重要/一般/不重要)、体重监测情况(无/有)、孕期适量活动(无/有)、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城镇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无保险)[5]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5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