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3年第6期
编号:13169353
通向重点专科之路(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15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3年第6期
     2010年12月,来自全国各地三级医院骨科、妇科、产科、儿科(重症)、麻醉科等专科的学科带头人聚集到北京,在寒冷的空气中焦急等待着参加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申报现场答辩。这些专家的所在科室,或许早已取得了教育部、科技部,各级政府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等建设项目,但参与申报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的建设项目,却是首次。

    至今,这项从国家层面支持医院建设临床专科的项目,实施已有三年。专科服务能力突出及特色显著的医院,逐年不断在申报中披荆斩棘,不断将建设项目收入囊中。在斐然成绩的背后,是各大医院为建设专科长达数10年的布局。

    《中国医院院长》记者通过走访各大获得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综合医院及专科三级医院,试图探寻各家医院学科、专科建设的特色之处。统筹全局

    专科建设、学科发展,均无法离开医院的统筹与扶持,大型综合医院更面临着如何灵活分配资源、平衡全院发展的问题。此时分级管理学科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
, http://www.100md.com
    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下称“瑞金医院”)院长朱正纲的规划里,医院的学科发展走的是“扶强、扶特、扶需”的道路。

    “扶强”即扶持瑞金医院的固有优势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将资源大量倾斜至这些学科所在科室。瑞金医院的血液科自20世纪80年代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使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开始,就已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并长期占据较高学术地位。但血液科副主任李军民表示,虽然近10年来,医院不断试图为血液科增加病区,以满足不同治疗手段的硬件需求,但受限于医院规模及硬件,血液科至今仍面临着35名医生管理6个位于不同病房楼病区的困境。对此朱正纲提出,“上海地方政策鼓励医院在人均产出上做得更好,而不是扩大规模。因此对于优势学科的扶持,医院倾向于支持学科争取市级和全国荣誉,以及通过建立更高的科研平台帮助学科走得更远,扩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麻醉科作为公共技术平台,也是瑞金医院重点扶持的科室。用麻醉科科主任于布为的话来说,“1996年我初到医院时,麻醉科的设备少得可怜,二十余间手术室内仅有一半配备了麻醉机。”但随后3年,瑞金医院每年向麻醉科投入1000万元购置设备,迅速提升了装备水平。之后通过调整麻醉科医护比例、为科室增设研究生招生名额,瑞金医院改变了历史原因造成的护理人员占麻醉科专业人员比例过大的问题,为麻醉科搭建高水平人才队伍提速。“学科发展步上正轨后,医院对科室的支持,由硬件投入转向政策支持,事实也证明麻醉科的发展一直在向上走。”于布为表示。
, 百拇医药
    刚于2012年取得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皮肤科,无疑是瑞金医院“扶特”战略里成长起的典型。扶特即扶持对学科中某些疾病诊治能力较强、有诊治特色的学科,且诊治该疾病的能力代表了学科的最高水平。就瑞金医院皮肤科而言,基础薄弱、医生少、科室规模小,甚至没有一间像样的会议室可供医生开会讨论,但科主任郑捷找到了学科发展的特色,在大疱性皮肤病,免疫性皮肤病的诊治上走出了创新性治疗方法。对于此类特色学科,瑞金医院会根据科室服务能力适当做大科室体量、增加实验用房面积及急需的仪器设备,鼓励学科继续发展。

    被瑞金医院纳入“扶需”范围的,则是整体科研、人才水平与一流学科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但社会需求巨大的学科。朱正纲举例,“口腔科虽然不是医院的名牌科室,但每日患者量仍非常大。为了满足患者需求,最近口腔科主任要求增加用地面积和添置设备,医院也会为他们解决困难。但目前医院并不会强制要求口腔科在科研上做出成果,只要科室能满足患者就医需求,就达到了我们扶需的目的。”

    而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下称“北医三院”),学科被分为已有历史优势的学科、具备发展空间的学科以及可为其他学科发展提供支持作用的平台学科三个层面。北医三院院长乔杰表示,对于已有一定优势并成为国家重点专科的学科,医院倾向于为学科发展提供宽松的政策环境,给学科创新更长的积累时间,对于有上升空间的学科,医院则通过组织专家组帮助学科凝炼发展方向,并将医院有限的资源投入至潜力学科,助推其发展,而对于检验放射、基础研究中心实验室等平台科室,医院将从顶层设计上做出统一规划。
, 百拇医药
    重点突破

    专科医院的学科发展同样需要平衡全局,但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下称“复旦儿科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下称“重医大附属儿童医院”)的专科建设轨迹来看,找到医院发展目标中的关键科室及学科发展的重要管理抓手,无疑可为学科快速发展注入催化剂。

    复旦儿科医院的专科建设自20世纪50年代建院起,就在不断健全完备。lO年的时间内,除了开设有儿内、儿外、儿保等专科,复旦儿科医院还建立了中医门诊和病房、心血管专业病房以及肾炎、结核病、风湿性心脏病等专科门诊,医院的临床诊疗专科化之路极为超前,并在临床及科研上均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在早期研究新生儿呼吸疾病、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基础上,复旦儿科医院于20世纪末提出以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学科建设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新生儿科进行了大量临床技术研究,并在国内率先运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肺透膜病,运用且制定了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全国通用治疗标准,实现了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的目标。

    在“十一五”期间,医院又提出建设中国一流的儿童医学中心,并将以往基础较薄弱的儿科重症医学作为专科建设的重点。复旦儿科医院院长黄国英表示,“儿科重症医学是医院的心脏,是其他科室的支撑。”2008年,随着医院搬迁入新址,核定床位由原来的330张扩大为600张,以往受限于规模的问题迎刃而解。复旦儿科医院首先将急救科从呼吸科中独立,为其建立单独的建制,并建立了包括院前急救、急诊、重症抢救为一体的儿科重症医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复旦儿科医院大力倾斜资源,以配备救护设备及新生儿转运箱的24小时待命转运小分队为基础,搭建了新生儿院院危重症转运网络。, 百拇医药(顾曼轶)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