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3年第8期
编号:13166811
预付制猜想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15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3年第8期
     有一个多年前流行的经典故事,讲的是一位老人卧室楼上搬来了一个年轻人。年轻人经常夜归,每次进房间脱下靴子,都会重重扔到地上。久而久之,老人每晚都要等到“嘭当嘭当”两声响过,才能入睡。

    终于有一天,老人向年轻人提出抗议,后者满口答应改过。到了深夜,老人在年轻人回房后,又听到一只靴子落地的声音,老人怒火中烧等着另一声发出,一夜无眠。原来,年轻人无意中扔了一只,悄悄放好了另一只。

    这则故事如今已经很少有人提起,但“靴子落地”却成为常用的词汇。特别是在受政策影响颇深的中国股市,不时便会上演靴子落地的循环。

    2011年,中国央行曾连续加息,以应对高企的通货膨胀和冷却热钱的流入效应。按理说,加息对股市来说是坏消息,至少会引起股市的短期回调。然而,近几年加息后的股市数据却显示,在加息消息放出之后、政策正式出台前,股指通常会小降,但政策正式出台后,股指很可能不降反升。因为股民认为,靴子终于落地了,后果还可以承受。

    当前,中国的医疗服务机构头上,也悬着一只靴子,即医保的支付方式改革。从发达国家的医疗卫生发展经验看,全民医保实现后,支付方式从后付制转向预付制,运用综合的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的经营策略从更多地提供医疗服务向更有效率地维护民众健康转变,似乎是一种必然。否则,国家再发达,医保基金都吃不消。

    早在三五年前,便有思路开阔、目光敏锐的公立医院院长警告落足于粗放管理、大肆扩张规模的同行们说,等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成真,你们就要吃苦头。

    在很多国家,这种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持续长达几十年。中国却不同。其以自己特有的中国速度,在几年内迅速实现了全民医保,又紧接着“先知先觉”地将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提上日程。因为无论是公立医院运营效率的提升、还是通过组建医联体引导患者有序就医目标的实现,都有赖于预付制导向的形成。

    但也正是由于迅速,导致了政策难以发挥协同效应的弊端,使紧绷着神经的医院院长们存有一丝侥幸,也许只是雷声大、雨点小,待靴子落地,自有兵来将挡之法。

    改革总有先行者。雄踞长三角战略要地的江苏镇江,是1995年医保改革两江试点之一,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向上,具有良好的改革基础,率先运用综合的医保支付方式,成功引导了医院的运营转身,又以此为基础,率先实践医联体。可以说,当地的医保与医疗政策,逐渐形成了均衡发展和互动的良性格局。全国与镇江人文社会条件相似的地级市众多,镇江样本的存在,或许能为其他地方的综合改革提供借鉴,同时打消业内一些人的侥幸心理,使其明白,靴子也许不会很快落地,但一旦掷地有声,后果却只能迫使医疗机构被动且艰难地改变自己。, http://www.100md.com(修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