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3年第10期
编号:13164055
美敦力:重新定义新兴市场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3年第10期
     外资企业进军中国医疗市场的脚步,从来没有如今天这般迫切。

    2012年9月,美敦力宣布以8.16亿美元收购康辉;今年1月,史赛克以59亿港币收购创生控股;仅仅两个月后,又有消息援引外媒报道称,波士顿科学、雅培等外资医疗企业对上海医疗器械商微创医疗抛出要约收购的橄榄枝。

    早在去年11月,清科研究中心发布统计数字宣布,截至2012年10月,医疗器械领域并购案例共计9起,较上一年同期增长200%,披露金额达83.7亿人民币,反映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潜力。有数据指出,在全球医药总市场中,医疗器械市场份额约占42%,而该比率在中国仅为14%,尚有较大提升空间。而这也正是众多外资企业看好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进一步加速在华投资布局的原因之一。

    “在美敦力2012财年的销售总额中,来自中国、印度、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的销售收入占到10%。”在谈到新兴市场的崛起时,美敦力公司首席执行官奥马尔·伊什莱克(OmarIshrak)特别指出,凭借人口众多这一重要因素,中国有望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医疗市场。他表示,尽管与其他多元化企业相比,美敦力属单一型医疗器械企业,但他对美敦力在华发展持乐观态度,保持20%甚至更高的持续年增长率是美敦力现阶段目标。
, 百拇医药
    另一方面,得益于三年新医改的政策推动和资金投入,原本在高端医疗器械市场占据大半江山的外资企业又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基层医疗市场:GE、飞利浦等大型医疗企业纷纷推出基层医疗战略;柯惠、卡尔史托斯等跨国企业通过在华设立研发中心,进一步强化企业的本土作为;锐珂更是早在2007年就通过普及型中低端产品开拓基层医疗市场。

    但在伊什莱克看来,跨国企业进入新兴市场,不仅要开发低价产品,最重要也是最迫切地是,要为已有支付能力的用户提供现有产品及疗法。“光是达到这一目标,就可以实现50亿美金的市场潜力。”他接着表示,美敦力测算结果表明,在新兴市场的使用患者群中,约有20%用户能负担起该公司现有的产品和疗法,其中获得治疗的用户仅占8%,而更多的用户虽有足够财力,却因种种原因尚未获得治疗。因此相对于针对新兴市场的新品开发,他更重视挖掘这部分用户的市场潜力。

    “通过加强医生培训、在患者中提高疗法认知度等方式扩展产品的可及性,我们就能将该部分市场需求转化为收入。”他解释说。
, 百拇医药
    在印度,美敦力已做出相应尝试——“Heart For All”项目。这是一项拓展心脏起搏器疗法可及性的项目,美敦力首先选择和一些周边有大型社区的医院合作,提高医生对于心脏起搏器相关疗法的认知度和使用的熟练程度,同时利用医院的辐射效应,强化周边心脏病患者的认知度,从而提高心脏起搏器疗法在周边社区的可及性。不仅如此,该项目还尝试解决支付难题——为负担不起但符合救治条件的患者提供贷款。初步数据显示,2012年Heart For All项目在印度覆盖了4万人群,最终使用该疗法的患者占10%。伊什莱克表示,未来不排除与中国政府相关机构合作引入该项目,并寻找合作医院试点。

    同时他也表示,对于暂时无法负担治疗的80%用户,美敦力也会根据需求,研发性价比高的产品。尽管针对这部分用户的投资无法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考虑到新兴市场体量巨大,且每年都有20%的份额增长,这种长期投资亦是有意义的。他以美敦力过去在华的两次并购举例说,并购为企业创造了低价位产品的市场平台,有利于打造更为本土化、个性化的医疗解决方案。, 百拇医药(高逸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