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4年第1期
编号:13144397
以学科建设论英雄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4年第1期
     自从2009年新医改的引擎启动以来,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在多种合力下已经逐步走上了一条战略大转型的新路。这种转型的轮廓在2014年乃至更长的时间内将会日益凸显。

    以此转型为分水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医疗服务体系呈现出泾渭分明的差别:过去的医疗服务体系是以无序的规模扩张为典型特征;而未来的医疗服务体系则一定是在政府科学规划下,并以医院内涵建设为主要发展方向。过去的医疗行为是以获得更多的补偿来服务于自身运营;而未来医院运营的目标则是提高医疗质量、赢得患者信誉;过去评价医院运营绩效首当其冲的是经济效益指标;而未来的指标则将是学科建设和声誉排名。

    简而言之,在将来,评价公立医院或者公立医院院长,其传统的经济指标会让位于学科建设。无疑,这是一种理念的革新。

    内涵建设端赖于政府职能转型

    明眼人自然可以看出上述理念的革命性意义,因为这种新型的理念正在让公立医院产生一种“润物细无声”般的蜕变。当然,这个蜕变的推手来自于政府自身职能和角色的不断调适。
, 百拇医药
    在医改之前,甚至医改初期,指导国内医院发展的主导思想仍然是西方市场补偿理论。这种理论将医疗行为归属于非生产性的消费活动,认为政府只需要做好医疗保障,发挥市场的无形之手即可,甚至认为基本医疗不具备公共产品特征,完全可以由市场自主提供。循此理论指导的一些西方市场化发达的国家如美国等,医疗劳务价格飙升,虽然医疗保险的介入有助于分摊民众就医的压力,但其医疗费用的迅速上涨仍不免成为社会诟病的焦点问题。

    与西方市场化发达的国家相比,中国的医疗体系虽然也不自觉地在奉行市场补偿理论,但是其所处的历史情境和特殊的制度背景,仍使得国内的医疗体系与西方相关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化特征,譬如政府财政支付能力较弱、医疗劳务价格相对低下、药品加成成为医院三大补偿渠道的主流、医保支付按项目结算为主……

    正是前述所言的补偿机制和运营机制的相互作用,导致收支结余成为医院发展和员工薪酬的主要支柱。医院也因此以收支结余论英雄,将其作为院科两级分配的核心内容。于是,大处方、大检查、过度医疗、医疗费用飙涨、看病难看病贵等光怪陆离的乱象也纷纷粉墨登场。近年来,尽管政府部门不断创新管制方式,但是由于收支结余这一路径依赖的形式,这些管制方式或许能收一时之效,却并没有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 百拇医药
    然而可喜的是,在国内的某些地方,由于引入一种新型的公共决策理论,政府部门的决策理念和公立医院的运行方式均产生了一种巨大的变化,这种公共决策理论可称之为“新计划经济”理论。

    该理论认为,公立医院作为公共产品的提供方,国家通过税收或保险基金筹集,对其进行全额拨款。考虑到中国政府的财力还远不能满足国民的医疗需求,以及公立医院一统天下这种办医格局的弊端,我们可考虑应用科斯定理和有限责任原则,让政府部门强化公立医院的公益责任,激励公立医院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维持较高的服务效率,同时按照效用最大化原则来指导公立医院的补偿,避免传统的对于公立医院运行大包大揽的管理模式,也避免让公立医院按照市场化补偿这种放任自流的管理模式。

    遵循这种理论,政府部门首先要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公共卫生、设备购置和学科建设增加投入,维持医院合理补偿的收入成本比,推行医保预付、医院全面收支预算和医务人员工资总额核定等举措,通过岗位工作量和绩效考核的方式来核定医院的工资总额,从机制上逐渐切断医院逐利的动机,抑制医务人员过度医疗行为。
, http://www.100md.com
    如此,医院的收入可与医院、科室的收入脱钩,医务人员个人和医院整体的医疗行为都可从逐利的道路进行转型。坚持公益、社会满意、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将成为医疗行为新的规则。

    学科建设引领新的游戏规则

    一旦政府的角色归位和职能的转型到位,公立医院的补偿机制和运营机制也就能发生相应的转型。公立医院院长也就不必仍要汲汲于医院的财务运营而惶惶不可终日,而应返璞归真,将主要的精力投身到医院的内涵建设、学科建设与医疗质量等核心问题中去。

    由于长期陷入市场补偿的泥潭,很多的公立医院院长常以财务指标论英雄,浑然忘记了公立医院之所以存在的最基本问题,即医院之所以能立足于不败之地,归根结底还在于医疗质量,而过硬的医疗质量则来自医院的学科建设。患者之所以来到医院,是因为他觉得这里有他所信赖的医生,值得他将自己的生命托付出去。要想完成患者的这一信赖,就需要医院以学科建设为载体,统筹医疗质量、人才梯队和资源投入。
, http://www.100md.com
    学科建设的前提来自战略布局。不管是综合性医院亦或是专科医院、三级医院还是二级医院,要想做大做强,均离不开各自的学科建设,不同等级和类型的医院都应有自己的学科战略布局。

    二级医院要以某些自己强势和差异化的疾病谱作为主攻方向,尽力服务本地区民众。三级医院甚至顶级医院,则应在服务于本地居民的基础上,辐射本省甚至全国,不断投入各种相关资源,提升医疗质量,规范医院管理和诊疗行为,从而锻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学科建设的核心依赖于人才积极性的发挥。具有影响力的重点学科一方面需要大量人才的加盟,另一方面也会对人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而要想真正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应更多地从制度和环境上鼓励他们服务好患者。同时完善人才团队建设,让重点学科成为有更多学科领导力和竞争力的领域与部门。

    学科建设的抓手离不开学科的评估。人与人之间的竞争起源于比较与参照,学科建设的进步也与参照系紧密相关。如今,每个医院的学科建设,不仅要与医院内部的同领域学科进行对比,也要与同地区的相关学科进行比照,顶尖的学科建设则要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寻找竞争对手。具体而言,学科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无论是政府部门所采取的区域或国家级的临床医学中心评估,还是民间机构所推行的医院排行榜等,都是协助公立医院院长尤其是顶级公立医院院长进行学科评估的有力帮手。
, 百拇医药
    通过学科评估排出江湖名次,这不是学科建设的本义,更不是学科建设的终极目标。学科评估的最终结果一是要与学科的设置挂钩。为什么有些学科要分化出更多的专科或者合并为一个学科,这完全要取决于学科评估做出最终的裁决。二是要与学科带头人的遴选挂钩。通过学科评估可以更便捷地发现学科明星和学术带头人明星。这些明星无疑要成为院长们的重点培养对象。三是要与医疗资源的配置挂钩,学科评估的结果将为医疗资源的配置导向提供鲜明的方向,避免了学科建设行政化和撒胡椒面的不良现象。

    事实上,如今,不仅学科评估成为医院院长考核科室与学科带头人的指挥棒,也成为了政府部门奖惩医院的重型武器。譬如,一旦医院获得卫生临床重点学科的评估,可立刻获得500万元资金的资助。这也意味着政府部门越来越将学科建设甚至学科建设评估的结果作为政府主导投入的方向与指南。, http://www.100md.com(高解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