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4年第9期
编号:13129515
SIMC:新医改催生的高端(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4年第9期
SIMC:新医改催生的高端
SIMC:新医改催生的高端

     3月28日,地处上海浦东的上海国际医学中心(SIMC)高调亮相试运营。众多开创性尝试与其被赋予的诸多期待,让这家医院尚未开业便备受关注。而让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负责人始料未及的是,由媒体引发的社会公众关注点,则更多聚集到了医院的宾馆硬件设施和300元到1200元的挂号费与更高的床位费等表象上。显然,这种关注与讨论点“剑走偏锋”。

    事实上,这种争议不难理解。“在医患关系总体紧张的当下,公众普遍认为医院存在大量灰色收入,是强势富有的一方,由此引发了民粹主义情绪。”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顾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分析。显然,社会力量举办高端医疗机构,仍缺乏正常的社会环境。

    从上海市中心陆家嘴一路南行,近40分钟的车程到达周浦镇后,便能看到崭新的门诊大楼,其所在的上海国际医学园区中的工地里,多个项目还在紧张施工。走进门诊大厅,若非大厅内的指引标识,完全感受不到这是一家医院。

    医院试运营半个月后,《中国医院院长》记者实地探访运营效果与其在国内首次采用的“建设、管理、使用”分离的模式,以及负责人对未来的思考与规划。
, 百拇医药
    “超级医院”初长成

    在空气中散发着丝丝幽香的门诊大厅里,几位上海本地的来访者正通过宣传册了解医院。作为园区内首家试运营的高端综合医院,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每天都会迎来参观就诊者与几百次的电话咨询。这家备受大家关注的医院整合了JCI与五星级酒店的建设标准,设有500张床位,包括450张病床和50张特殊监护病床(ICU、CCU),以及118个门诊诊室、15间手术室、10间产病房。试运营两个月后,这家一期投资达到13亿元、占地104亩的“超级医院”将正式开业。

    “超级医院”的说法反映出上海市政府层面对这家医院的期待。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是助推上海医药卫生改革、打造现代医疗服务业的重要举措,希望借助这块民营医院的试验田,逐步将一些新的改革探索和服务模式向公立医院辐射。

    沈晓明还多次表示,要围绕“超级医院”的目标打造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即形成一个由提供综合型、辅助性服务的大医院与多个一流专科诊疗中心组成的“1+X”模式,为患者提供强大的医疗保障。在其作为上海市副市长时,他建议政府部门要以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为试验田,制定出一系列有利于上海国际医学中心等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政策,并扮演好“保姆”角色,积极地提供正确引导和服务。
, 百拇医药
    而在此前,很少有医院能享受此番待遇。受制于整体政策和社会环境,作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医疗服务的医院模块在园区建设的前8年时间内,一直未能取得明显进展。这一局面一直持续到2011年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项目开始启动。

    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上海市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为主体的“十二五”整体发展战略,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和高端制造业,除金融、银行等之外,以个人消费为主体的现代医疗服务业被纳入上海市发展规划。由此,园区的医疗建设才得以加速。该医院也成为首家由新医改催生的国际化综合性非公立医院,也是原卫生部与上海市的医改重点项目之一。

    建设初期,上海国际医学中心决定突破传统的办医模式,由社会资本投资兴建,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和第二军医大学附属的8家三级甲等医院的优势专科合作,开放医师多点执业平台。上海国际医学中心被列为该市打造亚洲医学中心的标志性项目之一。

    “‘超级’应该是各种概念的集合,而医院最集中的理念应该是高级专家的执业平台。平台覆盖各种各样的专业,且每个专业都比较强大。”上海国际医学中心院长张澄宇告诉记者,所谓的“超级医院”绝对不是指体量庞大或设施豪华,关键在于其医疗水平高、服务质量好。
, http://www.100md.com
    面对社会上对医院价格的争议,张澄宇认为,任何一个新生事物都会遇到各种议论,民众对医疗服务有着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最终会用脚投票。

    新模式市场求生

    规划之初,对上海国际医学园区董事长黄俊和张澄宇等人而言,如何规划好一家高端医院,国内尚乏可供参考的范例。在剖析中国公立医院现行的法人治理结构和医院管理中长期存在的积弊之后,张澄宇等人开始思考如何在避免这些问题的同时,还要能与国际上更好的模式接轨。新加坡百汇医疗集团所开创的“建、管、用”分离的模式因而被园区采用,并对其进行本土化改造,试图打造出一种新的高端发展模式。

    SIMC项目投资和建设主体为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由上海国际医学园区集团有限公司及其他8家社会投资方共同参股成立。“公立资本注重长远,具备稳定性;社会资本具有活力和创新精神,对市场反应快。因此,混合所有制的设想被事实证明是有效的。”张澄宇解释。
, 百拇医药
    对于管理权,医学中心与全球第二大、亚洲最大的私立医疗集团新加坡百汇集团签约。张澄宇认为,医疗是一个特殊行业,医院必须由专业的团队操盘,管理团队既要能掌握国际化的医疗服务模式和标准的管理体系,又要了解中国市场的特点。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与国内现有医疗机构最大的不同点在于“用”。百汇医疗集团模式的核心,在于吸引各领域最顶尖的医生结成战略合作关系,独立执业的医生在百汇旗下的医院中租用或购买面积不等的房间开办自己的诊所,部分的专业门诊、手术收入归医生所有。同时,这些医生可以共享医院提供的先进检测及化验设备、手术室、护理以及病房服务等,这些收入归医院所有。

    因此,这种私人诊所式的模式使得医院与医生间的利益分配得以均衡,而酒店式管理则有效保证了集团医院扩张的可复制性,同时提升了高端医疗患者的服务体验。医学中心也采用此种模式和8家医院的12个优势专科合作,专科内的专家将率医疗团队以多点执业形式前来开设门诊,并建立固定的专家会诊和转诊绿色通道。, 百拇医药(张颂奇)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