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4年第9期
编号:13129513
破解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难题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4年第9期
     坚持公立医疗机构为主、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加快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方向。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十分迅速,对建立竞争机制,提高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有些地区非公立医院机构发展十分缓慢,影响医疗服务体系的完善。为此,有必要提出破解非公立医院发展难题的有效办法。

    政策难落地

    为增加医疗卫生资源,扩大服务供给,满足民众多层次、多元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国家一直十分重视民营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下发后,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文件,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

    2010年11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卫生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意见》。该《意见》提出,放宽社会资本举办医疗机构的准入范围,在调整和新增医疗卫生资源时,优先考虑社会资本,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制,允许境外资本举办医疗机构,落实非公立医疗机构税收和价格政策,优化非公立医疗机构用人环境等。
, 百拇医药
    2011年1月25日,原卫生部下发《卫生部关于调整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审批权限的通知》,将设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的审批权限下放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时将设置中外合资、合作医疗机构,分类定性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两种。简化外资办医的审批程序和放宽非公立医院的分类性质,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医疗机构对外开放及境外资本引进。

    次年10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通知》提出,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均达到医疗机构总数的20%左右。国家对于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建设第一次提出数字的发展目标,进一步增加了各地工作的急迫感。

    2014年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的今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工作,再次提出有序放宽社会力量办医准入,在医保定点、职称评定、等级评审等方面给予同等待遇。把放宽社会力量办医准入列为今年医改的重要工作,充分显示其重要性。

    大力发展非公立医疗机构大政方针已定,可是各地执行起来却不均衡,发展趋势最好的是江浙一带和云南等省份。在发展形势最好的省份中,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均达到医疗机构总数的27%,已超过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这些省份鼓励有实力的企业、慈善机构、基金会、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及境外投资者举办医疗机构,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在各国各地起到引领作用。
, 百拇医药
    但有些地区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非常迟缓,与国家提出的目标差距很大。笔者调查某省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情况,发现各项指标均未达到10%。该省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占医疗机构床位总数的9.97%,卫生人员占医疗机构人员总数的8.74%,诊疗人次占医疗机构总数的7.28%,入院人数占医疗机构总数的8.36%,业务收入占医疗机构总数的6.84%,并未形成以公立医疗机构为主导、与非公立医疗机构共同发展的格局。

    究其原因,这与有些地区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发展只停留在实施细则和配套文件的制定上有关,没有针对存在的问题和发生的困难,提出帮助指导或解决方案,使非公立医疗机构陷于自行发展的状态。

    探索破解之道

    具备资质的人员举办非公立医疗机构,最大困难是投资大、回报时间长,投资者不会轻易创办新的非公立医疗机构。针对这一问题,在公立医院资源丰富的城市,可以由政府引导社会资本以各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的医院、政府办的一二级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积极稳妥地把部分公立医院转制为非公立医疗机构。
, http://www.100md.com
    在转制过程中,应妥善处理资产转移和原有人员身份两大现实问题。资产转移可不收回资金,也不计算股份,只在协议上标明资产转移的数额。这一方面减轻了投资者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政府应强调国有资产的使用权,而非计较公立医院原有的资产走向,应允许经营者利用国有资产开展基本医疗服务。对于原有公立医院人员身份管理问题,为了提高他们对转制的信心,政府应允许他们保留原企业医院和公立医院的身份。

    在公立医院规模较大、技术力量雄厚、装备精良的医疗市场中,非公立医疗机构若举办综合医院,很难与公立医院抗衡。

    笔者所调查的某省,之所以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缓慢,其中一个原因即举办了过多综合性医院。该省2012年的统计数字表明,全省非公立医疗机构共263所,综合医院175所,占66.53%,而专科医院不到总数的1/3。

    而该省某市非公立医疗机构之所以发展比较快,正是避开了公立医疗机构的锋芒。社会资本举办的医院除一所综合医院外,其余全部是专科医院,涉及男科医院、妇科医院、血栓病医院、骨科医院、糖尿病医院、眼科医院、手足显微骨科医院、心血管医院、肾病医院、整骨医院、口腔医院、肛肠医院、护理院等,几乎覆盖当地主要的专科。
, 百拇医药
    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经验可以看出,要想促进非公立医疗机构的生存和发展,错位发展是最好的选择。也就是说,非公立医疗机构在科系设置上,要瞄准公立医院的“软肋”;其设置的医疗服务项目,要做到“你无我有,你弱我强”。只有树立新理念,才能使非公立医疗机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笔者调查的某省统计数据显示,该省有263所非公立医疗机构,基本以50张床位为主,200张床位以下的医院占总数的92.78%,300张床位以上的仅占7.22%。医院规模过小,很难形成优势。因此,应当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具有一定规模、有特色的医疗机构,向高水平、高技术含量的大型医疗集团发展,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将医院做大做强。

    除此之外,充分利用非公立医疗机构的闲置医疗资源,也是提升其服务能力的根本。笔者调查的省份中,非公立医疗机构诊疗人次占医院诊疗人次总数的7.28%,入院人数占医院总数的8.36%。

    要提高患者到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就诊比例,可以建立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帮扶协作机制。鼓励市属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疗机构结对帮扶,邀请公立医院部分骨干医师进驻非公立医疗机构执业。公立医院还需制订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临床带教、免费接受人员进修、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方式,帮助非公立医院建立人才梯队。力争在一定时间内使非公立医疗机构在医院管理、诊疗范围、服务能力、学科建设等方面有明显提升。, 百拇医药(张欣 于润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