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4年第18期
编号:13123561
患者第一 质量为天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5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4年第18期
     “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是医院始终不渝坚持的一条原则。“医疗质量事关人命,是天大的事情,哪怕一丝一毫的大意,都可能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与其悔不当初,不如事事想到前、做到前,确保万无一失。”东阿县人民医院院长孟祥宝如是说。

    未雨绸缪筑“堤坝”

    《中国医院院长》:贵院的目标是做“国际一流医院”,为患者提供最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请您举例介绍贵院在提升医疗质量上的最新举措?

    孟祥宝:现在部分医生在对某些病的治疗上很不规范,比如癌症患者,到化疗科就让去做化疗,到呼吸科就让吃药,到外科就让做手术,谁看谁就收、谁收谁受益,没有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综合全盘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订或推荐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特别是一个科单凭自己的力量对疑难患者拟定治疗方案有时难免有缺陷,结果容易导致患者受伤害。

, http://www.100md.com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建立了“多学科会诊制度”,要求对首诊危重疑难症患者,必须约请相关科室前来各抒己见,“多堂会审”,坚持以人为本,集众人智慧,设计最合理的治疗方案。

    医院还制订了“傍晚会诊制度”。每天下午下班后,科室有拿不准的病情,只要例行上报,医院都会组织专家前去会诊。这个时候专家手头上没事,心情很放松,更能专心致志地讨论病情。医院还组织年轻医生旁听,一个病情讨论两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这样既明确了诊断,又极大地提高了全院的整体医疗水平。

    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我们鼓励医务人员积极上报不良事件,并对上报者给予奖励。从挂号、收款、取药、医患沟通、诊断、治疗、护理到院外随访的整个就医过程,都可以“鸡蛋里挑骨头”。

    医务科、护理部、质控科及本科室人员共同对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追踪分析,对发生因素进行讨论,制定出改进措施,发生不良事件科室做好此类患者的登记,质控科不定期监督检查改进情况。
, 百拇医药
    自2007年起,共上报不良事件1384例。通过不良事件的报告,实行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全面质量管理控制,让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渗透到每个员工自觉的行为中。并以不良事件为基础,进行持续质量改进。

    提升质量“重细节”

    《中国医院院长》:近年来,很多医院在管理细节上下功夫,您是如何理解精细化管理呢?

    孟祥宝:我院采用PDCA循环管理理论进行质量管理,通过培训和学习,让每一名员工懂得质量改进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医院将系统性不良事件列为持续质量改进项目,2007年起,共建立持续质量改进项目345个。质控科不定期进行考核及持续质量改进的监控,每次将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并及时反馈给科室。医疗质量明显提高,确保了医疗安全。

    为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2010年4月,医院开始积极探索临床路径的管理。2010年6月,医院被聊城市卫生局定为临床路径试点医院,把神经内科、内分泌科、妇科、眼科和普外科五个专业作为试点科室,开展11个病种,18个表单。2010年8月,增至17个专业,40个病种,57个表单。2010年12月,参加了原卫生部在厦门举办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中期总结会议。受聊城市卫生局委托,2011年10月在医院举办“疾病指南与临床路径在二级医院的应用与推广”学习班。截止今年,医院已开展临床路径20个专业、57个病种、67个表单,已走路径11 743例,完成路径10 514例,变异2487例(其中出路径1229例);完成路径率89.53%,变异率21.18%(其中出路径率10.47%)。
, 百拇医药
    通过实施临床路径,医院更加规范了疾病诊治,避免了诊疗过程的随意性及盲目性,去除了所有不合理治疗手段,详细规定了诊治某类疾病所必需的检查、用药、治疗等具体项目,有效规范了诊疗行为,从而达到“同病同治”的效果。

    不凭经验靠“证据”

    《中国医院院长》:信息时代,医患关系已经进入新的阶段,越来越多的患者成为“知识型”患者,对医生的诊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贵院是如何管理患者的期望值呢?

    孟祥宝:医疗技术在当今时代迅猛发展,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医疗标准也越来越严,看病如果光凭经验显然已经落伍,也行不通。因为临床医学已从传统医学走向循证医学,更需要“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崭新的医疗时代要求更加科学规范的诊治模式——以世界循证医学为依据,强化指南学习和应用。他们结合指南的要求及医院的实际,制定了指南应用检查标准,每月对科室常见疾病指南的应用进行检查、总结和反馈。目前应用中英文指南合计301个。现在各科常见疾病都以指南为依据,进行规范诊断、规范检查。临床医生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有了较强的遵循指南意识。

    不遵循指南,我们曾有过惨痛的教训。一位患者在检查时发现甲状腺部分占位性病变。按国际指南,必须经过穿刺、病理检查确诊后,才能进行手术治疗。但患者家属请来进行手术的教授肯定地说,根据他的经验判断,那就是甲状腺癌,坚持不做穿刺。结果手术后病理结果不是甲状腺癌,导致患者既花了钱受了罪又无故损失了一个器官,后悔莫及。

    我们尊重权威但不迷信权威。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只有老老实实按规矩办事,才能真正为患者生命安全撑起牢不可破的“保护伞”。, 百拇医药(冯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