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4年第18期
编号:13123559
贺西京:巧援基层VS学科固本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5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4年第18期
贺西京:巧援基层VS学科固本

     古都西安,正涌动医疗“扶贫”的创新尝试——协管。

    协管,与托管、松散型联合、集团化并列,是构建“医疗联合体”的一种路径,相互间同异并存。2014年9月20日,协管开创者——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长贺西京,挤坐在狭小的办公室里,敞开胸怀谈论“协管”和“自强”的细节,有纠结,有创造。

    逼出来的创新

    过往数年,作为“部管医院”的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西北医院”),一直受到周边中小医疗机构的青睐。为响应“资源下沉、对口支援”政策的号召,该院相继与府谷、志丹、定边等革命老区的县医院牵手,常年派遣专家下乡指导。久而久之,本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不断被摊薄,人才紧缺的矛盾日益凸现。

    考验和新路子出现在2013年底。当时,黄陵县主管县长张俊峰找到贺西京,提议由西北医院托管黄陵县人民医院(以下简称“黄陵县医院”)。因已承担了三家基层县医院的定点帮扶任务,当接到黄陵县政府最初抛来的绣球时,贺西京一口回绝,“不是不想帮他们,实在是精力、人力有限。”
, 百拇医药
    可对方很执拗,“来了不下十次,下定决心就要把这事儿办成”。在一次次的接触交流中,贺西京逐渐了解了黄陵县医院的现实窘境:医疗水平差,管理漏洞多,负债累累,发展每况愈下,当地多数患者不得不选择到西安、咸阳等地就医。

    强烈的责任感和对方锲而不舍的诚意让贺西京最终改变想法,同意了他们的提议。但他心知肚明,要让黄陵县医院有质的飞跃,单靠浅层次的指导帮扶无异于杯水车薪,可他又不想仿效同行整体托管的办法,承接这家医院的资产和负债。而且,院内此时也有了各种各样的杂音。反对者担心,如果全盘接管,不仅会改变当地医院的产权归属和既有投入体制,还会让西北医院背上沉重包袱。

    怎么办?事在人为。贺西京通过与院内班子成员商讨,创造性开辟第三条道路——协管。即保持黄陵县医院的性质、职能、产权归属和财政投入体制不变,西北医院只受托“协助管理”该院的人、财、物,输出专家资源,对其进行医疗技术和管理帮扶。

    以此为前提,2013年12月30日,两家医院签署了《委托协作管理》协议书,协管期定为3年。双方目标很明确,比如:达到90%以上的患者在县域内就诊,构建“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预防在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每年开展5~10项新业务、新技术,3年内发展4~5个优势专科,每个科室培养1~2名学科带头人,等等。同时,由西北医院委派执行院长对县医院全面管理。
, 百拇医药
    至于协管期间的经济投入,“协议书”中亦有交待:黄陵县医院作为财产所有者,承担全额投资责任,其设施改造、设备添置、历史债务等相关经费保障则由当地财政给予兜底支持。

    几天后,西北医院选派的几位管理骨干抵达黄陵县。临行前,贺西京特别叮嘱派去的执行院长:第一,求稳,不可发生明显医疗事故;第二,要以提高医疗水平、医疗质量为首要任务,从易开展的业务先行切入,困难较大的暂不着急,先易后难;第三,一年之后达到什么效果,要给我一个承诺。当时执行院长痛快地给了一个量化的指标:业务工作量、门诊人数、住院人数翻一番。

    执行院长不负众望。实施协管不久,黄陵县医院即呈现明显变化:2014年第一季度门诊量同比增长 62.7%;过去医院连职工工资都难以足额支付,现在不仅能发放部分奖金,还添置了许多新设备。比这更重要的是,这家医院的综合诊疗能力已得到快速提升,新增多种治疗项目。当地百姓赴外就诊数量大幅锐减。

    而协议中提到的协管回报,现实中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贺西京对此始终看得很开,一来,黄陵县医院家底薄,若抽走部分收益,必然影响其持续健康发展;二来,西北医院协管的追求也不在于图利,而是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深入开展“双向转诊”工作,更好地发挥大医院的核心医疗资源优势。
, 百拇医药
    学科支撑强院

    “协管这家医院,对我们的好处到底是什么?要我说,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通过区域医疗协同,推动双向转诊,给我们带来更多适合的患者。减少小病占用优质资源,大病治后提早出院。”贺西京坦言,西北医院表面上不缺患者,甚至人满为患,“但这些患者中又有多少是真正需要大专家接诊,具有临床科研价值的?过去黄陵县百姓哪怕患个阑尾炎、胆囊炎也要住在我这儿,我不收还不行,因为他当地治不了。现在,我们把底下的工作做好后,他就可以在当地治疗了。而我们则可以腾出更多精力和资源从事疑难重症的治疗。”

    明晰角色,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贺西京的一贯主张。在他看来,体现大医院核心价值的,并不在于收入多少和业务量的高低,而在于解决疑难杂症的能力。

    这种能力总与医院学科建设水平紧密关联。事实上,在贺西京履任院长这四年,该院核心竞争力一直突飞猛进,根本原因正源于其在学科建设上的多措并举。
, 百拇医药
    首先,用事业和真诚吸引人才。相比东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医院引进人才时很难在待遇上占据优势。鉴于此,贺西京剑走偏锋,给目标人才提供优于同行的医疗和科研平台,以及贴心的服务。一个典型的例子,引进一位留美归国的皮肤科精英时,贺西京不仅向他着重阐述了医院厚重的底蕴和发展前景,还主动安置其家属。而对方也报李投桃,扎根西安。

    其次,多途径接触国际前沿医疗技术。常用手段是派院内骨干走出国门,有针对性地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此外,该院还与国外知名医疗专家合作,由后者定期来本院指导开展新疗法。受益于这种合作,西北医院在多个学科领域迅速跃升至国际先进水平。比如,该院目前已能用“不停跳心脏架桥”取代“给心脏放多个支架”,后者过一段时间就可能出现血管的再次堵塞,而前者却能保持血管的长久畅通。更关键的是,一项新技术往往还会带动医生积极求知的连锁反应。

    再次,就是用好绩效指挥棒。该院核算医生的薪酬绩效采用按劳分配,但此处的“劳”,非医生创造的经济量,而是劳动量和难度系数,用此“劳”去鼓励医生提高诊疗量和开展高难度手术。也就是说,当某位医生实施一个难度很高的手术,即便没给医院挣钱,也可获得丰厚奖励,“特别是对于风险大和难度高的手术,绩效会超出普通手术的3~5倍。”

    目前,西北医院提升学科的最大瓶颈主要在于狭窄的院内空间。按照贺西京的规划,正在建设的楼宇两年后就将投入使用,到时将充实学科人员团队,再经过两三年发展,医院的学科“还会再上一个大的台阶”。, 百拇医药(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