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4年第20期
编号:13123151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5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4年第20期
     Discipline学科

    1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首例避免单基因遗传病试管婴儿诞生

    日前,世界首例经MALBAC基因组扩增高通量测序进行单基因遗传病筛查的试管婴儿在该院诞生。婴儿的父亲为单基因显性遗传病患者,主要是因为基因序列上发生了单个碱基的缺失,后代中无论男女都有1/2概率患同样的疾病。

    2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联用两项体外生命支持技术救治先心病患儿

    日前,该院学科团队联合应用两项最高级别体外生命支持技术——体外膜肺氧合和左心辅助装置,成功救治一位室间隔完整型大动脉转位伴左心发育严重滞后的患儿。术后,这位3岁半患儿的左心室功能从婴儿级锻炼成幼儿级水平,能够完全独立行使功能,现已康复出院。
, 百拇医药
    3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完成上海首例四极左心室电极CRTD植入术

    10月8日,该院心内科成功为1名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完成上海市首例Unify Quadra三腔再同步起搏及心脏复律器(CRT-D)植入术。Unify Quadra CRTD兼具体积小、心衰预警、除颤释放能量大等诸多优点,所配备的四极左心室电极为最大特点。

    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

    完成上海首例3D打印引导下左心耳封堵术

    该院心内科何奔教授带领团队近日成功实施上海市首例3D引导下左心耳封堵手术。据介绍,手术首先采集患者左心耳CT的精细扫描图像,利用3D打印机制作左心耳模型,进而制定个性化房颤手术方案。

    5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 百拇医药
    完成国内首例免气腹单孔腹腔镜脾切除术

    近日,该院肝胆胰外科成功完成了国内首例免气腹腹腔镜单孔脾脏切除术。据介绍,脾脏切除最早应用于外伤性脾破裂的治疗,此次将免气腹悬吊技术与腹腔镜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脾切除手术史上的一次飞跃。

    Management管理

    6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开通西部首条空中救援通道

    10月13日,西部地区首条空中救援通道开通仪式在该院举行。今后,在该院投入使用的两架直升机将在西安市及周边形成常态化值班,可覆盖陕西全省医疗救援。该医疗通道的建立,可极大缩短突发危重患者救治时间,提升救治效率质量。

    7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 百拇医药
    成为国内首家“双七级”医院

    近日,该院成为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认证的唯一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评价7级”和美国HIMSS认证的7级验证医院,成为国内唯一“双七级”医院。据悉,这也是中国医院系统里首次通过美国权威机构验证为最高级别。

    8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联合中山大学肿瘤中心成立肿瘤防治中心

    10月12日,由该院联合中山大学肿瘤中心成立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厦门中心正式揭牌,来自中山大学肿瘤中心的5名国内著名医学专家成为该院特聘双主任。今后,患者不用再出厦门就可以享受国内顶级的医疗技术服务。

    9郑州市儿童医院

    携手32家医院成立医联体
, 百拇医药
    10月9日,该院与省内32家医院签约结盟,正式成立郑州市儿童医院医疗联合体。据悉,该医联体成立后,将占有全省65%以上的医疗资源,这为加强儿科建设、提升儿童救治水平搭建了良好平台,同时,也开创了专科医院联合综合医院共同发展的新模式。

    10天津市胸科医院

    成立市内首家“胸痛中心”

    10月12日,天津市首家“胸痛中心”在该院挂牌成立。中心联合市急救中心及多家基层医院,已建成为多学科合作的对胸痛患者进行高效快速筛查、诊治机构,网络覆盖市内六区和环城四区。专家预测,患者救治时间将前移至第一次医疗救治时,病死率有望降低22%。

    Network网闻

    @烧伤超人阿宝:一个大学的老师,特慈祥的老奶奶,轻度烫伤,麻利处理完,老奶奶感慨:来一趟连挂号费一百多,真贵。我说“阿姨啊您做这头发多少钱?”阿姨:特便宜,才四百多。呃?不对小伙子你给我下套呢。你们这活可不好和做头发比。呃,还是不对,貌似确实应该比做头发贵点。呃,好吧,小伙子你赢了。
, http://www.100md.com
    10月4日 16:31

    @波子哥-廖新波:“三甲医院带头使用国产设备”这个倡议好是好,但显得非常苍白无力。本来政府财政办的医院,不管三级还是初级,用有限的钱办更多的事是符合公共财政的原则的,甚至当前的公共财政也买不起公平配备使用。而事实上公立医院已经处于市场的洪流中。谁是公立医院都分不清,公立医院何处走也各自择道而行。

    10月8日 9:54

    @急诊夜鹰:夜间两个疾病晚期不复苏的患者去世,另有两个脑出血昏迷脑疝初步处理并护送入专科手术,其中一个虽有家属却没带钱,全程绿色通道检查化验并入院。还有一位心源性脑栓塞累及脑干功能的老人,家属签署不手术不复苏意向。医生,一线生机全力以赴;家属,生死无常坦然面对!

    10月12日 16:22

    @美国王明涛医生:“洋人”在中国办医,绝大多数是开拓海外市场、是淘金,不是来做白求恩、来施舍的。办医就要算成本、算竞争优势、算胜算几何?“洋医院”全靠“洋医生”成本会很高。靠几个走穴“洋医生”似乎缺乏长期目标执行力。如美国医生,个例不算,“洋人”会拿同样工资,告别妻儿、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吗?高成本。
, http://www.100md.com
    10月12日 23:47

    @夏廷毅:做一个精明的患者需要好的修炼,尤其在患有肿瘤的时候,更加不能病急乱投医,找救命稻草,将生命托付给首诊医生,走单边主义,听某个科室说了算。不妨在选择治疗方案的时候多走几个科室,内科、外科、放疗科都看看,综合权衡选择最佳方案。我们无法避免成为患者,但我们可以选择做一个对精明的患者。

    10月13日 10:45

    @李草凡:医改需要翻来覆去讨论么?核心不就是放开医疗市场、放开自由执业?资源配置的规则对了,其他相应的调整顺理成章。不唯医改,所有(准)公共品领域的改革是类似道理。这说的是做事,做人也差不多,一共就那么几个准则,清楚明白。然而体制扭曲了游戏规则和价值观,所以万般缠夹纠结。惟清明之心以聊赖。

    10月13日 11:11
, http://www.100md.com
    @张强医生:今天下午接受福布斯中文网的采访,记者问我写微博的动力是什么。其实很简单,我的微博就是一本流水账,为了退休以后写回忆录而保存素材。为了明天的五台手术,抓紧发一条微博睡觉!

    10月14日 20:47

    @龚晓明医生:过了一个工作的42周岁生日,8个手术,9点半结束,下了手术没想到冯晓医生还记得为我准备了生日蛋糕,和同事们分享了蛋糕,回到病房又被告知有一个快递来的蛋糕,不知道是谁这么用心还惦记着我的生日。离开医院已经是10点,充实的一天。

    10月14日 22:03

    Voice声音

    一家医院单日高达1万多的门诊量不是了不起,这只能说明这个国家的服务体系不正常。
, 百拇医药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医学会会长陈竺表示,以后大医院的评价将不再以门诊数量为指标。

    我们一直没搞清楚谁改、改谁的问题。公立医院与院长是操作者,制度与规矩是政府定的。如果这个没改,医院与院长只能在旧的路上走。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玲指出,公立医院改革是改政府,不是改医院。

    医疗是高科技、高风险、高奉献的服务行业。患者是必须尊重的服务对象。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认为,当务之急,医生能做的是积极转向人文医学观点,检查自己的服务观。

    在中国,资深医生和大医院院长是一个很强的利益团体,他们不愿意改革。

    ——哈佛大学卫生经济学教授萧庆伦如此评价,中国公立医院改革为何推行难。

    如果不对逐利资本投资非营利性医院进行有效监管和制度约束,即使医院在经济上发展了,公益性最终还是会被损害。

    ——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认为。,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