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4年第22期
编号:13122814
走近青年医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5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4年第22期
走近青年医生

     2010年,一部《医者仁心》的电视剧感动了医疗界,也感动了无数普通观众。《医者仁心》将医疗行业困局赤裸裸地展现于大众,也真实地呈现了医护人员这一特殊职业群体所面临的矛盾和困境。

    4年后的今天,医护人员的职业环境更加严酷,职业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依旧横亘在他们面前。

    而这一次,徐萌将目光投注在青年医生身上,关注他们的成长,探讨医学的功能与边界,将生死与爱、青春与职业信仰交融在一个母题之中。

    时隔3年,徐萌再度接受《中国医院院长》记者专访,畅谈她对医学、医生、医疗行业的理解与思考,以及从创作《医者仁心》至今,在她身上沉淀着的独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共情:破解医患僵局之钥

    徐萌告诉《中国医院院长》记者,《青年医生》是透过“急诊室”,用52个真实、专业的经典案例来探讨当下热门的医患关系、青年医生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话题。同时,该剧站在青年医生的立场,审视当下医疗体制存在的种种问题与弊端,关注医生个体如何在多元的医疗环境下选择职业道路的严肃命题。
, http://www.100md.com
    “医疗行为本身就事关生死,开不得半点玩笑。”徐萌表示,在跟制片方洽谈时,她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要做一部真正的医疗剧”。快言快语的她对时下很多披着医疗外衣实则谈情说爱的情感剧不以为然,她想做的,是具有专业性、能够探讨医疗行业问题和发展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必须认真、严肃。

    提到医疗剧,就不能不提当年火得一塌糊涂的《医者仁心》,也正是它催生了《青年医生》的创作。

    徐萌透露,时任原卫生部部长的陈竺看了《医者仁心》后大受感动,特地召开座谈会,讨论青年医生、护士以及大医精神等几个主题,并指出青年医生和骨干队伍的流失是非常严重的,亟需关注。去年年初,北京市卫生局委托导演赵宝刚拍摄医疗剧,并找到徐萌,希望聚集青年医生群体。徐萌认为,医学生从医学院到医院的过程是一个理想渐渐消褪并不断向现实妥协的过程,实习医生会的最少、感触的最多,而“保持这种热情,让冰冷的医学有温度”是一名医生毕生需要完成的课题。

, 百拇医药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在安慰——说到底,医学的功能是有限的。”徐萌时常会反思医学:“现代医学已经从科学向人文转变,真正的大医生都是内心特别柔软的人。”因此,剧中的青年医生们立志不做冷面医生。“医生和患者是命中注定的邂逅,是挥之不去的牵挂。”这句话出自剧中青年医生之口,实则是徐萌对医患关系本质的理解。她认为,这种爱的教育正是当下中国社会缺少的,不只是患者,也包括医生,都缺乏情感教育、情感示范。

    另一方面,徐萌认为医学在最严谨、枯燥的结构之下,还隐藏着诗意,那就是生死瞬间的澎湃。

    “青年医生们,将面临生命的两极:一极是死亡的冷酷、生命的脆弱和疾病的无情。另一极,便是生命的温暖和感动,当将患者从死神手里夺回来时的那种感动。”同理,“观众也可同时感受到对生命无常的敬畏,感觉到人类的了不起,人类与超自然的力量搏斗时的勇敢。青年医生们在生命的两极体会着成长,如同种子破壳要遇到所有的艰难,但最终必将建立起超越现实、超越生死、超越利害关系的职业信仰,呈现出生命的终极意义。这是人类精神的共同成长,这便是共情。”在徐萌看来,体制改革和加大投入是解决医患矛盾的主要方式,而医患共情才是解决医患矛盾的最根本方式。
, 百拇医药
    医患共同面对疾病和死亡,是《青年医生》的情感立足点。

    青年:催动变革的力量

    有别于《医者仁心》中以作为医院中坚力量的医生为主角,《青年医生》则如剧名所示将焦点放在了青年一代身上。

    徐萌认为,医生的生活是冷静、琐碎的,但青年是热血的,每个人都渴望在精神上超越,渴望诗意,却不敢轻易跨越。而文艺作品对生活是补偿,是提升,是超越。“因此这个剧是追随着年轻人的视角学着飞,学着用一个更宽广的视角反观人生。让青年医生在沉重琐碎的职业生活中,在现实与职业残酷的底色中寻找和释放诗意,在血淋淋的生活现实背后,寻找升华的力量,给今天的青年人和青年医生以心灵滋养。”这是徐萌的初衷,也是本剧的使命。

    回忆起《医者仁心》播出后,太多太多的医生站出来告诉她:“我就是剧中的钟立行”,徐萌深受触动。她坚定地表示,文艺作品要唤醒一个群体,要有精气神,要为青年树立榜样。“医学需要经验,然而现在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年轻人越来越优秀,成长速度越来越快,你必须相信年轻人,相信未来。”徐萌不惮将理想主义与英雄主义寄情于青年。
, 百拇医药
    “目前的医疗体制,不管是患者还是医生,都处在最胶着的时期。人口峰值,社会道德缺失,资源配置不均衡,中国的医改正步入‘深水区’。公立医院体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高端医生和青年医生大量流失,实际上是对体制改革的呼唤与挑战。青年医生改变不了体制,但可以解决自己的问题。任何时代,青年人的崛起、青年人的理想主义、青年人的英雄主义精神都是希望,是火种。”徐萌期望,让社会、让行业、让管理者、让导师看到这股新势力的存在,唯有新生的力量才能催动变革。

    被问及医院管理层面对青年医生的引导作用时,徐萌做了一个绝妙的比喻,她笑言现在中国的医院院长如同巴金笔下《家》《春》《秋》中的长子觉新,既要维护法统,又要维护弟弟妹妹。“脱离生存背景去谈道德是最缺德的,”徐萌直言,“做医院院长最重要的是知行合一,要有足够的知识背景,要知人善任,还要权衡利弊,要具备这样的能力,无疑是最难当的。”在她的笔下,不管是《医者仁心》中的武明训,还是《青年医生》中的裘院长,都是深谙体制之苦,却也明白体制合理性的人。在与青年医生的关系处理上,徐萌也并未将他们推到年轻人的对立面上。她又将院长比作门轴,“他们必须用有限的资源去实现最好的配置,既不能伤害群体的积极性,又要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所有的压力集于一身,事实上每位院长都堪称当代大儒。”

    徐萌自称是“半个医疗圈内人”。她认为,现行的体制有其合理性,不能一下子打乱,只是需要改变,要有足够的自信,去探讨一条更合理的道路。“现在政府提倡发展健康医疗产业,大家一提产业化就容易想成赚钱、技术泛滥……其实不然,产业化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医疗资源为核心,在专业精神的引导下建立公平、透明、合理的流程,并且有一个人才的培养机制,最终保证这个行业的持续发展的一种综合形式。”

    徐萌将这些深刻的反思都写进了剧里,自诩为进化论者的她,写出了人物的进化,也无时不在期待医疗行业的进化。, 百拇医药(曹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