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院院长》 > 2015年第2期
编号:13121437
杨军:信息化助力医疗质量管控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5日 《中国医院院长》 2015年第2期
     烟台毓璜顶医院的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于2000年就建成了全国首家三层结构的HIS系统,实现了无纸化,建立了全国首家单病种诊断、评估、治疗三位一体的诊疗模式,电子病历经HIMSS评为6级水准。

    信息化手段给医疗质量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模式,医院坚持常态化、制度化、指标化和数据化的管理,而实施信息化医疗制度管理的模式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对诊疗行为的引导。医院应用了单病种诊断、评估和治疗三个路径,来引导医生实施单病种标准化的诊疗程序,保证诊断的正确性,评估的精确性和治疗的规范性,同时缩小医生个体间诊疗质量差异,保证质量。这也是国内首次提出的概念。

    诊断路径以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标准为依据,建立单病种电子病历模板,通过设置结构性输入点或提示点,规定了针对某一类症状或疾病必须进行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鉴别诊断等项目要点,而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必须逐点选择。评估路径依据疾病诊疗指南,在电子病历系统中建立疾病危重程度和风险评估模块。并在入院记录和首程记录中设置与评估相关的结构性问诊要点、体检要点;从LIS、PACS 等系统中自动提取评估项目数据结果。另外自动建表、自动评分、自动判断危险等级。在诊断正确、评估精确的基础上,要选择治疗路径。即依据单病种质控管理规定的处理环节,在电子病历的医嘱模块中建立治疗的程序和步骤模板 。

    三个路径的概念是从质量管控的角度对现行临床路径概念的延伸、补充、细化和完善。而信息化是建立和实施三个路径的根本保证,反过来说,三个路径的实施正是信息化应用于质量管控优势的独特体现。

    其次是对诊疗过程的管理与控制,包括对关键环节和重点病例的管控。在关键环节的管控上,首先是对资质和权限的管控。根据专业和医生级别、实际水平,核定专业技术资质,建立各医生手术、操作授权数据库。在提交手术、操作申请等医嘱时由系统自动审核,若与授权不符,系统将拒绝执行。在安全用药上,提交处方时系统自动审核有无超剂量、重复用药、配伍禁忌等情况,根据风险级别做出判断。与LIS联动,自动监测与目前器官功能相关的用药禁忌并提出警示。另外,对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限定选择用药范围;拒绝提交超范围用药处方,并将监控到的用药违规行为均提交给临床药师进行后台个案分析,并作互动讨论。在围手术期的管理方面,包括手术条件审查、术前术后访视等多项管理。还有执行前查对以及危急值处理、输血管理和生命体征监测。对重点病历的管控,则是通过监测三级查房记录科主任查房记录、会诊记录、等文书的完成情况,掌握医生对这类重点病例诊疗过程制度化管理状况。

    最后是对诊疗质量的评价,包括单病种诊疗质量,病例书写质量等方面,将每一个过程平均完成的时间,与总体合格达标率进行统计,给医生以提示和对比。这方面的管理必须与绩效挂钩。

    实施信息化,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基础。信息化建设是无止境的,营造一个浓厚的信息化文化氛围是其持续发展和完善的根本保证。, 百拇医药(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