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09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057212
PD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的关系(1)
http://www.100md.com 2009年2月25日 陈 双 焦伊胜 王永来
第1页

    参见附件(2083KB,3页)。

     [摘要]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及微血管密度的表达,为探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和子宫内膜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检测40例子宫内膜癌石蜡包埋组织、2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及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DGF及微血管密度的表达。结果:PDGF在正常内膜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要显著高于在正常内膜和不典型增生内膜中的表达(P<0.05)。在中分化与低分化中表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高分化中的表达要低于在中、低分化中的表达(P<0.05)。在有肌层浸润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P<0.05);在浸润浅肌层者中的表达与浸润深肌层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用spearman相关分析MVD与PDGF表达的关系,MVD与PDGF的相关系数为r=0.848(P=0.000),MVD与PDGF成正相关。结论:PD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水平高于其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且与MVD成正相关,说明其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血管生成机制中起一定作用。其在中低分化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且与肌层浸润无明显关系,说明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早期发挥作用。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免疫组织化学;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3(b)-009-03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已接近甚至超过宫颈癌的发病率,是威胁妇女生命健康的严重疾病。研究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以期寻求有效的治疗方法已成为妇产科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近年来,血管生成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备受关注。研究表明,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的先决条件,它为肿瘤组织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实体肿瘤在血管生成前只能生长到直径为1.0~1.3 mm大小,此时肿瘤的生长和死亡处于平衡,肿瘤呈休眠状态,但新生血管形成后,肿瘤细胞会呈指数增长。因此,抗血管生成治疗也成为肿瘤治疗研究的新热点。研究表明,肿瘤细胞可产生多种血管生长因子。其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fived endothelia cell growth factor,PDGF)是血管生成领域相对较新的一个生长因子,它具有胸苷磷酸化酶活性,可促进内皮细胞DNA合成和增殖,在体外有趋化内皮细胞,体内诱导血管生成作用。PDGF在结肠癌、肺癌中均有促血管生成作用。微血管密度(microvessal density,MYD)是衡量肿瘤血管生成的定量指标,与多种肿瘤的预后有关。

    文献报道,子宫内膜癌亦有血管生成活性。但是,目前在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的研究中,关于PDGF的作用。国外报道较少,国内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子宫内膜癌中,PDGF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之间的关系,为探讨子宫内膜癌的发病机制和子宫内膜癌的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

    选取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02年1月~2006年12月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癌标本40例。患者年龄39-80岁,平均为59岁。按FIGO组织分化标准,40例全部为子宫内膜腺癌,高分化18例,中分化12例,低分化1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标本20例及正常子宫内膜标本20例为对照组。所有病例资料完整,手术前均未经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

    1.2试剂

    鼠抗人CD34单克隆抗体(即用型),鼠抗人PDGF单克隆抗体(即用型),免疫组化sP试剂盒(即用型),均购自博士德生物公司。

    1.3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即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连接法。

    步骤:石蜡切片脱蜡至水,PBS冲洗(5 minx3次),3%过氧化氢(10min),PBS冲洗(5 min×3次),正常山羊血清工作液封闭(10min),滴加一抗(4℃过夜),PBS冲洗(5 min×3次),滴加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工作液(37℃,10 min),PBS冲洗(5 min×3次),滴加链霉索抗生物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溶液(37℃,10 min),PBS冲洗(5 minx3次),滴加DAB溶液,显微镜下观察3-10 min,自来水冲洗,苏木素复染,中性树胶封片、镜检。

    1.4实验对照

    阳性对照:分别以已知的PDGF阳性及CD34阳性的子宫内膜癌组织切片为阳性对照,结果为阳性。

    阴性对照:用相同于一抗浓度的试剂盒内二抗代替一抗孵育切片,结果为阴性。

    空白对照:用PBS代替一抗孵育切片,结果为阴性。

    1.5结果判定

    微血管密度(MVD)计数:参照Weidner报道的方法,每1个染成棕黄色的,可与周围血管,肿瘤细胞和其他结缔组织区分开来的内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簇,均作为单一的、可计数的微血管,只要结构不相连续,分支结构也作为一个血管计数,不以红细胞的出现与否来确定微血管,也不以是否出现管腔来计数血管。管腔面积>8个红细胞直径,带有较厚的肌层的微血管均不计数。肿瘤内的硬化区域、肿瘤细胞稀少区域内的微血管不进行计数。先在100倍光镜下寻找肿瘤中血管密度最高的5个区域,然后在400倍镜下计数MVD,5个区域的均值为该肿瘤的MVD值。结果的判定在双盲法下进行且每张切片由两位不知临床资料及PDGF染色结果的高年资病理医师完成,分辨不清或染色模糊的细胞不计入计数,结果两人计数相差10%以上者重新计数。

    PDGF结果判定:PDGF阳性染色为细胞浆或细胞核着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83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