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039640
药物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65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266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临床上常见的药物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通过对其分析,指导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以及预防。方法:本院收治的各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83例中,选择以药物引起出血的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48 h内行胃镜检查。对患者的服药史、基础疾病,以及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药物引起出血的65例患者中,25例可见溃疡,11例为胃溃疡,14例为十二指肠溃疡。有吸烟或饮酒史者21例。33例为急性胃黏膜病变;7例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服用抗风湿药者19例,服扩血管药或抗凝剂者31例,服抗感冒药者10例,服其他药者5例。结论: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应合理服药,尽量小剂量、单剂量服药,以防止诱发上消化道出血。

    [关键词] 药物;上消化道出血;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5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a)-061-02

    上消化道出血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或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亦属此范围。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致命性急症,死亡率达10%左右,这就要求临床医师要有足够的临床经验,接诊后迅速、准确地判断出血量及出血部位,并立即实施抢救。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急性糜烂性出血性胃十二指肠炎和胃癌。本院1998年2月~2005年2月共收治各种原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283例,其中,药物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5例,对其临床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998年2月~2005年2月本院收治的各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283例中,药物引起出血的患者65例,占22.9%;年龄最大83岁,最小16岁,平均62岁;男性37例,女性28例;服药时间最长16年,最短2 d。其中老年组(60~83岁)44例,中青年组(16~60岁)21例。

    1.2 方法

    上述患者均在48 h内行胃镜检查,并对患者的服药史、基础疾病,以及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情况进行分析。

    2 结果

    药物引起出血的65例患者中,25例可见溃疡,11例为胃溃疡,14例为十二指肠溃疡。有吸烟或饮酒史者21例。33例为急性胃黏膜病变;7例为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服用抗风湿药者19例,男性7例,女性12例。服扩血管药或抗凝剂者31例,男性19例,女性12例。服抗感冒药者10例,男性3例,女性7例。服其他药者5例,男性4例,女性1例。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药物所致的出血较多,服用扩血管药或抗凝剂后出血概率较大,其次为抗风湿药及感冒药。各种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以及同种药物对不同基础疾病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另外,药物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中,老年人药物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居多,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有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病史者出血概率高,吸烟饮酒者所占比例多。

    3 讨论

    3.1 特点

    通过上述65例药物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发现,男性患者较女性患者多,吸烟饮酒者占比例多,老年人较多,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以消化性溃疡为首位病因。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胃部疾病溃疡多见,占38.7%;而中青年组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占40.5%。出现这种差异的可能原因有:老年人胃黏膜下血管壁增厚、变细,导致局部血流减少,使胃黏膜屏障和营养作用降低,另外老年人伴发病较多,常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易引起胃溃疡[1]。老年人溃疡非典型腹痛者居多,缺乏周期性和节律性上腹部疼痛,溃疡大多数位于胃体部,直径一般大于2.0 cm,溃疡深凹,愈合慢,其原因可能为溃疡位置上移或胸膜壁脏器的感觉神经纤维在体壁和皮肤上的定位相互重叠之故[2]。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道肿瘤、胃部肿瘤、胃溃疡明显高于中青年人。中青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十二指肠溃疡多见,高于老年人。因此,老年人胃溃疡有迁延难愈、极易复发的倾向。随着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的认识及药物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进展,大多数消化性溃疡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获得治愈。服药前有胃病史者服药后出血概率增加,在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药物中,发现服用扩血管药或抗凝剂后出血概率较大,其次为抗风湿药及感冒药,再服用药物时,特别是抗凝剂,抗风湿药,一定要慎重,提倡合理服药,尽量小剂量、单剂量服药。主张饭后服用,尤其是已有胃病的患者,更应注意,必要时加服胃黏膜保护剂。

    3.2 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应以止血、扩容、抑制胃酸以及胃黏膜保护等内科综合治疗为主。首先,尽量避免使用上述容易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3]。肾上腺素冰盐水、凝血酶以及静脉给予酚磺乙胺及巴曲霉以止血;静脉给予奥美拉唑、甲氰咪胍等以抑制胃酸分泌;口服硫糖铝等保护胃黏膜,对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注意补充血容量,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给予奥曲肽等药物治疗。消化道溃疡出血较多,且伴有恶心、呕吐者,应禁食,靠输液维持营养供给。消化道出血已停止1周,可进食牛奶,添加蛋糕、面包、软烂的面条等[4]。病情稳定,停止出血达半个月,可进食牛奶、稀粥、面条、豆腐等少渣、半流质、无刺激性食物。消化道出血患者的饮食应适当控制温度与进食量,防止温度过热。患者在病情趋向稳定后,尤其是中青年患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易感饥饿,进食心切,此时应告诫患者切勿贸然进食加量,否则易造成不良后果,进食循序渐进,才有利于疾病的转归。另外,造成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的原因与情绪紧张关系密切。因此,注意调节情绪,保持心情愉快,注意劳逸结合,不要让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是防止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

    总之,作为临床工作者,有义务宣传或提醒患者合理服药,尽量小剂量、单剂量服药。用药前仔细掌握药物的不良反应等,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等临床急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66KB,2页)